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海泛舟:教您正确理解化验结果(一)

(2013-06-03 06:59:43)
标签:

小贴士

不正常

平均值

界线

意见

  当您到医院看病或作健康检查时,医生常要给您做化验检查,如何去正确理解一大堆化验结果呢?
  目前临床开展的化验项目很多,很难在此一一逐项说得清楚,因此仅就如何正确理解化验结果的原则谈一些意见,教您正确理解化验结果。血液检测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静脉抽血动脉抽血以及手指采血,其中静脉采血主要针对肿瘤以及肝肾功能的检测,动脉采血主要针对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的检测,手指采血则主要是末梢血,针对血常规、血糖的检测。一般来说,体检时都会采用静脉采血,用试管收集。根据化验的性质,化验结果的报告方式,大体可分为定性定量两大类。定性化验是检验送检的标本有没有待检物。按习惯有待检物存在时报告为“阳性”;反之报告“阴性”。所以需要了解待测物是什么,正常时有无此物,不要简单地认为“阳性”即不正常,“阴性”即正常。
  定量化验是检验标本中待测物含量的多少。过去习惯用每百毫升标本中含待测物多少克、多少毫克(g/dl、mg/dl)表示。根据国务院向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过渡的要求,现在都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报告结果,常用的单位是毫摩尔/升(mmol/L)。为了方便,现在不少化验结果同时报告两个数值。
  实际上,在测定“正常值”时,常常以学生、医护人员、献血员等为对象,对他们的特定健康水平往往考虑不够,严格地说,称为正常值不够确切。故现在改用“参考值”。参考值的范围并不包括全部被调查对象的结果,通常是从靠近平均值的95%调查对象测定的最高及最低值范围,或用统计计算的方法计算出它的范围来决定。换句话说,100人作这一项化验,可能有5人的结果在这个范围之外。如果同时作两项化验,可能有10%的“正常”人出现一项结果超出参考范围;同时作10项化验,可能有40%的“正常”人出现一项超出参考范围的结果。这是根据超出参考范围的概率决定的。显然,如果简单地把参考范围作为划分有病和正常的界线、认为超出参考范围的化验结果就是不正常,是会出现判断错误的。所以在分析一个超出参考范围,尤其超出数值不太多的化验结果时,必须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其它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