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出现早上不饿夜间饿的现象?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有医生发现部分人群有特殊的进食状态,他们早上不想吃饭,或者根本就不吃饭,到了晚上却胃口大开,食欲特别好,吃得也很多,并合并有失眠等症状,后来医生把这种现象称为“
夜食征候群”。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更,夜生活的丰富多彩,“熬夜一族”越来越多,夜生活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理节律,造成他们早上不起床,晚上难入眠,有些人越到晚上越精神,而且胃口大开,甚至非入夜胃口不开。为什么晚上想吃东西?是因为肚子真的饿了,还只是为了排遣一整天的工作压力?过去有人怀疑,“夜食征候群”可能是胰岛素分泌过量,导致有些人进食后很快肚子就饿了,半夜还起床找东西吃。但国外最新研究发现,这类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正常,而褪黑素、类固酮分泌异常。不过,内分泌失调究竟是失眠还是夜餐造成的,仍难以区别。
晚上大量进食,运动量又少,热量过剩,很容易养出胖子。这类人不但是肥胖高危人群,也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夜食征候群”患者多合并抑郁症状,吃可能只是发泄手段之一。因此,国外已利用心理咨询加上使用抗抑郁剂治疗“夜食征候群”,效果非常好。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尽量少熬夜或不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定时定量就餐,晚餐不要太丰富,少吃宵夜,只要保持机体正常的生理节律,就会远离“夜食征候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