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野掇拾:节气与疾病
(2013-02-19 00:18:18)| 标签: 365脑溢血月经不调鼻炎风湿热健康 | 
 
  有学者研究发现,春夏秋冬的24个节气与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能掌握其中规律,及早做好预防,就能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从立春到雨水、惊蛰、春分和清明前后,是草木生长萌发期和生物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此时人体处于血液循环的旺盛期,容易发生精神疾病、皮肤过敏、痔疮出血和妇女月经不调等疾病。
 
  从谷雨至立夏、小满、芒种和夏至前后,人最容易发生神经痛、风湿热等疾病;这个时节也是胃病、痛风等老毛病的复发期。
 
  从小暑至大暑、立秋和处暑前后,最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眩晕病和中暑等疾病。
 
  从白露至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和大雪前后,最容易发生感冒、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腺炎和鼻炎等疾病。
 
  从冬至至小寒、大寒前后,最容易发生冻伤、瘙痒症和脑溢血等疾病。          
							
		前一篇:小贴士:教您正确测量体温
										后一篇:学术速递:人类的许多疼痛源于进化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