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海回眸:“恺撒”与剖宫产

(2012-10-07 08:37:06)
标签:

恺撒

古罗马

剖宫产

死亡率

杂谈

 

    在现代产科临床上,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剖宫产术最早是何时由何人开创已无从考证。欧洲的情况是:一些权威学者认为剖宫产术之所以古时被称作“恺撒”,是因为古罗马王朝曾规定孕妇死后未经剖宫取出胎儿禁止入葬。恺撒也曾立法规定要把一切怀孕足月、即将分娩而又病危孕妇的子宫切开,取出她们的胎儿。

  剖宫产术指在胎儿足月前或足月时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孕妇腹部及子宫壁上的切口娩出的手术。迄今为止,剖宫产术的发展经历了尸体剖宫产、不缝合子宫的剖宫产、porro氏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古典式剖宫产、经腹腔腹膜外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和子宫下段剖宫产等几个发展阶段。

  人类的历史追溯到哪里,难产的历史就追溯到哪里,早期的难产应该归类于自然选择被淘汰那一部分。人类又是从何时才尝试剖宫产的呢?国内有专家考证出有文献记载的剖宫产是在公元前,距今2400年左右,证据是《史记·楚世家》第十卷有“吴四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的记载。据说这是世界上有关剖宫产的最早记载,远远早于西方各国。

  第一例对活孕妇施行剖宫产的代表是一位名叫努费尔的德国人(一说瑞士人)。1500年他为妻子做了剖宫产。手术之所以成功,和先前的大量动物实验是分不开的,因为努费尔的职业是阉猪(一说屠夫),这也符合现代医学的实验动物学原理。此后,又有不同国家的开拓者为孕妇施行剖宫产术。这一阶段的剖宫产术不缝合子宫切口,仅依赖子宫肌肉的自然收缩力止血,产妇死亡率极高。直到19世纪前半叶,死亡率依然高达75%左右。

  由于当时还没有消毒观念,术后产妇子宫感染非常普遍,这也是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直到1876年,波尔罗首次成功地切除了感染的子宫,使剖宫产术进入了新时代(porro氏剖宫产子宫切除术阶段),死亡率骤降到25%。1882年,sanger又首创了子宫底纵切口剖宫产术(即古典式剖宫产术)。

  19世纪末,外科麻醉、镇痛技术的出现,消毒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手术者接受,妇产科手术中也开始重视消毒原则。其进一步降低了剖宫产术的死亡率,手术技术也逐渐提高。1908年,latzko发明了从膀胱左侧窝剥离暴露子宫下段的方法,后来被改进为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1912年kronig发明了现代广泛应用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我国第一例剖宫产术1892年由j.m.swan在广东省施行,术后产妇因感染死亡。但我国现在的剖宫产率却是世界第一的,近年来有增无减。而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剖宫产率必须在15%以下,多数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降到这一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