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拾贝:小儿气管异物急救法

标签:
气管异物小儿急救法患儿健康 |
气管异物是较常见的儿童意外事故,也是引起5岁以下幼儿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假期是儿童气管异物的高发期,家长要特别注意,以防意外发生。
小儿的咳嗽反射及喉头保护性反射尚不成熟,进食时哭闹、嬉笑、跑跳或口内含着小物品突然深吸气后,极易将异物吸入气管中。最易引起气管阻塞的异物有花生米、黄豆,这两种物品遇水膨胀更不易取出;还有果冻、硬币、小纽扣等。
当异物落入气管后,最突出的症状是剧烈的刺激性呛咳,较大的或棱角小的异物(如大枣)可把大气管阻塞,短时间内即可发生憋喘死亡。还有一种软条状异物(如酸菜条),吸入后刚好跨置于气管分支的嵴上,像跨在马鞍上,虽只引起部分梗阻,却成为长期的气管内刺激物,患儿将长期咳嗽、发烧,甚至导致肺炎、肺脓肿形成,也可以置孩子于死地。
气管异物的症状可分为四期:异物进入期、安静期、刺激或炎症期、并发症期。家长要尽可能在第一期发现,及时去除异物。此时家庭急救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幼儿发生异物呛入气管时,家长不可过于惊慌而不知所措,先鼓励幼儿自行咳嗽咳出异物,若不行可试用下列手法诱导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推压腹部法
拍打背法
倒立拍背法
若以上方法无效或情况紧急,应立即将患儿送医院。但应注意在送往医院前一定不要吃饭喝水,以便医生能尽早手术。
为了预防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要避免小儿在吃东西时哭闹、嬉笑、跑跳,吃饭要细嚼慢咽。同时不要给幼小的孩子吃炒豆、花生、瓜子等不易咬嚼的食物,更不要给小儿强迫喂药,这些都容易造成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在小儿的活动范围内应避免存放小物品,如小纽扣、图钉等,防止出现意外。
家长特别要注意的是,有时小儿吃东西出现呛咳后会长期反复咳嗽,按气管炎治疗仍不见好转时,就应考虑是否有支气管异物的可能,应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