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贴士:夏季预防中耳炎要从细节入手

(2012-07-05 18:01:33)
标签:

水经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

鼻涕

鼓膜穿孔

http://y0.ifengimg.com/520d9ace67814bdb/2012/0724/rdn_500dda37c100e.jpg

  

    “耳朵痛,耳朵闷,耳朵听不到,耳朵流脓水,耳朵嗡嗡响”是很多人常见的问题。这时,您可能患了中耳炎。 

  耳是听觉和位觉(平衡觉)的外周感觉器官,其末梢感受器位于颞骨内。声波通过外耳道、鼓膜和听小骨传到内耳,再经过听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当中耳发生炎症病变时,将极大影响耳的听觉功能,严重者平衡功能也受影响。再者,面神经从中耳经过,如果炎症累及面神经,会导致一侧面瘫。因此,预防中耳炎要从生活细节入手。

  有人擤鼻涕时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试图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因为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含有大量病毒和细菌的鼻涕向鼻后孔挤出,经过咽鼓管逆行到达中耳鼓室而引发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以大拇指轻压一侧前鼻孔,轻轻地擤出对侧开放鼻腔内的鼻涕。 

  游泳爱好者要掌握正确的游泳方法。游泳时用口吸气,用鼻出气,防止呛水。有中耳炎或中耳炎痊愈不久的人,不应游泳。当呼吸系统有急性感染时,咽鼓管的抵抗力降低,也暂时不要游泳。 

  产妇要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改变不良的哺乳习惯。在哺乳时不要让小儿平卧,头部要高一些,以防奶水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而导致中耳炎的发生。对于儿童来说,中耳炎还常常是儿童时期一些急性传染病的并发症,要注意预防。 

  平时要增强机体抵抗力,积极预防伤风感冒,积极治疗鼻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和口腔内的炎症性疾病。另外,要避免不当挖耳导致鼓膜穿孔而致细菌直接经外耳道进入中耳。 

  中耳炎大致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在治疗上,对于分泌性中耳炎,以消除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病因治疗为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以抗炎治疗为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分为单纯性、骨疡性和胆脂瘤性三种类型,大多伴有不可自愈的鼓膜穿孔,大部分病例需要手术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