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花语:风过姜乡

标签:
莱芜乾隆帝宰相刘罗锅山东煎饼姜芽杂谈 |
去年的金秋十月,承蒙凤城友人相邀前去参观游览“中国(莱芜)生姜博览会”。
金秋十月硕果丰,嬴牟大地飘姜香。观看了中国生姜大王比赛、中国生姜美食大赛和中国生姜之乡形象代言人选拔赛、姜乡风采摄影大赛、“盛世莱城,放歌姜乡”专场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打响了“莱芜姜、保健康”品牌,同时也令人在望、触、品姜的前提下感知姜的味道,它有着别样的温暖,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
您还记得幼时玩过“编姜”的儿戏吗?以蔬菜花草为游戏主题者着实不少,譬如拔萝卜、栽蒜、击鼓传花之类,大都取其神,唯“编姜”的游戏形神兼备:小朋友们中指压着食指,无名指压着中指,小拇指压着无名指,如此,一块姜便“编制”成功了。小朋友们嘻戏互闹,比赛看谁编得好,编得快。败者再编,乐此不疲。鲁迅先生曾十分贴切地将孩童的手喻作紫姜芽的:姜芽淡紫色,水分十足,鹅黄鲜亮,颇为可人。
姜,不只是辣。
它的谐音,在民间传说故事中颇具传神:乾隆帝大寿,宰相刘罗锅就提一桶老姜前去拜寿,谐音会意—“一统江山”,令善作“政绩文章”的皇帝老儿龙颜大悦,喜笑颜开。
姜,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真是太熟悉不过了。而由于熟视无睹,或必然不明就里。面对一垅垅翠绿的姜苗,可以肯定的是,不知其为何物的大有人在。
人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其实,姜的种植也是如此。其艰辛也只有姜农自知:育苗(熏芽)、出芽后移植大田、秸秆遮阳而极喜水、豆饼发酵作底肥。眼见着姜芽如雨后春笋般探出头来,在甘洌井水的浇灌下,节节拔高且神似竹节的秸秆顶着一个个姜奶头,狭长的叶子亦青碧如水。
出姜是个什么情景呢?姜秸秆除去叶片,如碧玉一般,仿佛竹笋,可清炒食用,其味道少了姜的辛辣,多了一点淡淡的甘甜,放点莱芜小尖椒或鸡腿葱,卷上山东煎饼,“一口接一口,越吃越顺口”,别有一番滋味在舌尖。
俗话说,椒辣口,葱辣舌,蒜辣心。姜的味道很有特色,其辛辣如火烧在咽喉,却温暖在心口。姜,生活之必须品,烹炒煎炸,不可或缺;亦可制作为小菜或姜糖或泡药酒……无论是调味品、小菜、零嘴、原药,总不改其性。万物都是有灵魂的,而姜的灵魂就是其非同寻常的味道。古人云:“莲,花之君子也”,而姜,亦是莱芜名产“三辣”中的君子也。
风过姜乡
芬芳飘香……
春天里播下希望
秋天里都化作金黄
露滴里闪耀着阳光
让田野都长成诗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