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回眸:维生素100周年(三)
标签:
育儿波兰维生素脚气病坏血病健康 |
从发现疾病到发现维生素 维生素缺乏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150年的《爱柏氏纸草记事》和公元前 在经验阶段,科学家注意到与饮食相关的疾病有三种,即坏血病、脚气病和佝偻病。虽然20世纪初人们已相继认识到坏血病、脚气病和佝偻病可通过改变饮食予以防治,但仍误认为疾病是细菌或细菌毒素所致。 此后,维生素的发现进入实验阶段。首先是脚气病的实验性研究。Eijkman用碾过的白米喂鸡,偶然发现了实验性脚气病。而后经一系列实验,他又发现用未碾过的白米或碾白米加糠,鸡的病症得以痊愈。 到了1912年,许多事实已经得到证实,脚气病、坏血病、佝偻病是因食物中缺少某些物质所致;科学家已能复制脚气病和坏血病动物模型;抗脚气病物质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科学家推测天然食物,如牛奶、面包中一定含有微量的尚未查明的健康所必需的物质,而这些物质不同于已知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无机盐。 1912年,美国籍波兰科学家将抗脚气病的物质归于胺类(amine),又因为它是生命所必需,故称之为“维生”(vit)。这就是维生素名称的最早来源。仅在1906年到1948年的42年间,就有11项与维生素有关的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奖。百年来,共有17个诺贝尔奖授予了这些维生素的发现者或者合成者。 目前将那些在少数物种或特定条件下符合维生素的标准,而不具备维生素所有特征的其他一些因子称为类维生素,如胆碱、肉毒碱、肌醇、吡咯并喹啉醌、泛醌(辅酶Q)、黄酮类等。 维生素与慢性病有关 20世纪可谓是征服维生素缺乏病的时代。如今,典型的维生素缺乏病已不多见,但维生素摄入不足或缺乏依然存在“隐性饥饿”,而且对维生素摄入不足或缺乏的认识因与慢性病有关而受到更多关注。 维生素摄入不足或缺乏可引起某些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抗氧化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作为体内非酶系统抗氧化物的成员,对氧化应激损伤不可能无所作为。因叶酸、维生素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