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y0.ifengimg.com/d39093c37ac8c664/2012/0326/ori_4f6fd5662b38c.jpeg
想来祖宗们真的是很聪明,居然发明了“舍得”这个词汇。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其中却包含了非常深刻的哲理。
舍得舍得,先要有舍才会有得,古人为什么不把这个词语发明成“得舍”呢?想来应该是世上果真不舍就不会有得,不会有先得后舍的事情吧。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需要人们作选择。在作决定之时,必是会有一番选择的。其实这个过程就是“舍”与“得”的抉择。自古就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说法,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可是想要两者兼而得之,那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想要熊掌,那就必定要舍弃鱼;如果舍不得鱼,那就要舍弃熊掌,反正总要舍弃一个的。凡事都要有取舍。生活中,有的人有房有车有票子,得到了许多物质的东西,但是也许他已经失去了很多精神的东西;有的人也许清贫如洗,两袖清风,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是丰富迷人。有一本《有一种智慧叫舍得》的书提到:“舍得,是一种豁达。舍得,对心境是一种放松,对心境是一种滋润,它驱散了乌云,清扫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从容坦然的心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 。生活中随时都面临着抉择,抉择的过程是痛苦的,是难熬的,但是抉择后的天地是宽广的,是轻松的。正如蚕,作茧自缚是痛苦的,但是历经了痛苦的锤炼,化蝶后的美丽是惊天骇地的。当人们在经历着选择的时候,就仿佛把自己束缚在了蚕茧里,在经过了痛苦挣扎之后,作好的选择就是破茧而出的时刻,那一刻将是美丽的,会让世人惊艳。当选择了所想要的之后,就不要为舍弃而惋惜、而痛心。既然已经选择,获得的喜悦是能够压过舍弃的痛苦的,如果人一直为“舍”与“弃”耿耿于怀,那也许他的选择出了错误,因为他的得之喜没有超过舍之痛,这说明他没有考虑成熟。
当人决定好了之后,即使会为舍弃痛苦,但是更为所得而高兴,所以,要为自己最后的抉择欢欣,痛苦后的抉择更让人们珍惜。当你失去的时候,请不要悲伤沮丧,你会发现,你会有所收获;当你得到的时候,也请不要得意骄傲,也许你已经为这份收获失去了什么。
不管舍还是得,都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因为上帝是公平的,世事是有因果的,舍也好,得也好,我们都应该微笑着面对,坦然地接受。因为,懂得舍与得、付出与接受,才能真正让人之自我的心宁静下来!安顿好!也才能够讨论心身康健问题,生活的质量与趣味等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