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虎撑
虎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110
  • 关注人气:1,9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海泛舟:平行病历--饱含个性体验与灵性反思的病历

(2012-03-31 05:59:42)
标签:

丽塔·卡

所罗门

病历

书写

情感变化

杂谈

  病历鈥斠饺

    平行病历这一创新源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的内科医生丽塔·卡蓉“叙事医学”的新思维。自1992年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就将文学叙事纳入医学教育之中。医学生在3年级时必修叙事医学课程,学习倾听病患的故事,以及如何更敏锐地阅读、理解这些故事。临床环节中则要求医学生或年轻医师为同一位病人准备两份病历:一份是标准病历,记录患者主诉及检查、检验数值与治疗方案;另一份是人文平行病历,由医师书写病患的故事以及自己的人文观察与反应。

  在丽塔·卡蓉看来,医学生和医生的眼里应有两组不同的征象:第一组是客观的、被观察的生理、病理指征,是对疾病生物学证据的收集、分析与干预;第二组则是主观的、被叙述的人格、人性故事,隐藏在病人的疾痛故事中,包括疾病所赋予的社会、心理角色,所象征的意义,所带来的情感变化与所隐含的观念、信仰。这些故事与情节应由医师与病人共同书写、解读。就像丽塔·卡蓉所信奉的:“只有听得懂他人的疾苦故事,才能开始思考如何解除他人的苦痛。”

  1982年,丽塔·卡蓉医生参加了班克斯教授主持的文学讨论班,主题为“文学与临床想象力”。讲习班上,班克斯运用文学理论、文学文本与方法,使用非医学术语书写患者的疾病和医学实践。正是这次经历让卡蓉发现,文学阅读与文学场景化思考可以让医生放弃坚硬的他者立场,部分进入病人的角色,让医生对病中境遇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由此改变单纯的技术主义的决策姿态。在卡蓉的叙事医学中,叙事方法有二:一是精细的阅读,二是反思性写作。缘此重新审视四对关系:医生与患者、医生与同事、医生与社会、医生与本我。目的是让医生与病中的患者实现“共情”,同时不断地反思、优化医生的诊疗思维,实现职业自省。

  丽塔·卡蓉认为,平行病历以临床医生熟知的形式切入,使叙事医学不再悬空。因为平行病历作为医学生的日常课程,可以从中寻找新的临床医学感悟,譬如了解患者病中的情感变化,包括对医生的依恋;表达对病人与病魔抗争勇气的敬佩,疏解患者疾病中的孤独与无助;与患者探讨宗教话题,解释为何厄运总是降临在好人头上等;反省个人行为中的羞愧之处,表达对疾病的敬畏与谦卑。这对于和谐医患关系也大有裨益。

    平行病历具有挑战“程式化书写”的现实意义。倡导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感,我手写我思。个性化书写,一人一病历,绝不会千人一面。

  来自美国天普大学哲学系的所罗门博士的评论认为,平行病历是医生叙事的一种,是临床工作中诊疗常规指导下的标准病历之外的关于病人生活境遇的“影子病历”,是一段“临床札记”或“医生手记”。它要求医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见证、书写病人的疾苦和体验,继而通过小组讨论来交换对病人疾苦的理解和对自我诊疗行为的反思,目的是训练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性思维,由此来强化“以患者为中心”、“医者以慈悲为怀”、“治疗与照顾并重”等医学职业精神。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医学生书写平行病历已有10多年的历史。他们专为平行病历开了11周的课程,上课前要求学生每天写一位病人的情况,然后在一个半小时的课堂中,让学生朗诵自己写的平行病历,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和讨论。综合这些年的探索,他们认为平行病例的内容涉及对病人的情感、对病人勇气的敬佩、医学生的无力感、对疾病落在好人身上的愤恨、经验不足的羞愧以及在疾病面前的谦卑等诸多内容。2010年,加拿大也进行了一项有关平行病历的研究,有11位住院医师参加,结果显示平行病历对医学生自己也有疗伤作用。

  平行病历唤醒人们去洞察生理症状背后的心灵意义层面。诚然,平行病历也面临困境与诘难,譬如,医生临床工作任务繁杂,难以从容倾听与书写;限于临床伦理和隐私保护,需隐去许多真实的信息,使得病历的完整性受到影响;文学写作手法的渗入可能造成多个病人生活的窜乱,形成“合成病历”,使得医生叙事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医学生语言驾驭能力的差异使得病况描述缺乏齐一性、精准性,而发生随意的漂移;疾苦叙事片段的“完形拼图”具有自闭性的选择性,导向认知的歧路与谬误;技术与文学并行的思维,还有可能干扰实证医学的运行,因而遭到抵制。

  鉴于平行病历遭到的种种质疑,疾病客观呈现的生理症状与个人主观的生病体验意义是并存的。平行病历的意义不在于否定生理症状的事实,也不是要众人漠视医疗的功能,而是为了唤醒人们去洞察生理症状背后的心灵意义层面,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行关联。在当前的情况下,鼓励医学生写平行病历,是为培养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也是医学教育的一个改革探索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