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野掇拾:鲁迅仙台学医
(2011-10-22 10:20:25)
标签:
仙台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鲁迅的靑年时代日俄战争杂谈 |
对晩清中国的失望,使他到日本留学;在东京对同胞留学生的失望,又使他远赴仙台留学;正是在仙台的经历产生对“医学救人继而救国”的失望,鲁迅先生终于完成了从逃避到直面迎接的转折,走上了“改造”国民性的道路。
他在《藤野先生》中写道的,那些在上野公园看樱花,头顶着清人的大辫子,盘起来藏在学生制帽下面,宛若“富士山”的人。还有,晩上在留学生会馆里,“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那些彻夜跳舞,令他无法读书学习的人,以致他在同年的另一篇文章中,还写道“现在的留学生是多多,多多了。但我总疑心他们大部分是在外国租了房子,关起门来炖牛肉吃的,而且在东京实在也看见过。那时我想,炖牛肉吃,在中国就可以,何必路远迢迢,跑到外国来呢?”总之,对中国留学生从“头”到“脚”到“胃口”,可以说是相当失望了。
所以,他在弘文学校学语言时的同学沈瓞民回忆说,“鲁迅决定学医,想进一个没有中国留学生的医专”,当时日本第二高等学校的“医学校”所在地,便是仙台,鲁迅便决定去仙台。周作人在《鲁迅的靑年时代》一书中,也说道“因为他在东京看厌了那些‘富士山’们,不愿意和他们为伍,只有仙台医专,因为比千叶、金泽路远天冷,还没有留学生入学,这是他看中了那里的唯一理由。”
在仙台,鲁迅开始听课时,仍然不是很能全部听懂的,所以,藤野先生对于这个班上唯一的中国人就多加关心了一些,问他,能否全听懂,能否全部记下来?鲁迅给老师看自己的笔记,藤野先生就为鲁迅修改听课笔记。所有脱漏的地方,包括语法错误等等,都红笔添改在上面。这样,鲁迅期末考试时,成绩是“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但即使这样,还是引起学校日本同学的怀疑,日本人当时普遍瞧不起中国人,认为“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怀疑是藤野先生在添改笔记的时候,给鲁迅漏了考试题目。于是,引起一场风波。再加上看日俄战争杀中国人的纪录片等等原因,所以,造成鲁迅最后终止了仙台的学习,回到东京,进行文艺活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