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看似是小病,觉得对人体没有什么大伤害,但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治疗的话,会引发鼻窦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许多疾病。当值季节的更替,当心过敏性鼻炎缠身。
所谓过敏性鼻炎是指由过敏原引起鼻腔的一种过敏性疾病,通常分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过敏原既包括春天树的花粉、秋天草的花粉,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环境当中的一些微生物,比如说尘螨、真菌等。 这种病被认为是人体的全身免疫系统疾病之一,不受年龄、地域、性别的限制,并发症较多,只有尽早治疗与积极预防才是缓解过敏性鼻炎的正确路径。
易与感冒相混淆
最近一段时间,在接诊患者过程中,医生们明显地感觉到过敏性鼻炎患者增多。平时出一次门诊,最多也就能遇到5个左右,而现在能够达到10个左右。
通常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鼻痒、频繁地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咽部黏膜发痒,有时候还会出现眼痒、耳朵痒等症状。 这让很多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都误认为自己得了感冒,结果吃了一大堆的感冒药,还是没有效果,才来到医院就诊,延误了病情。这种情况在门诊经常遇到。
而另外一种误区,必须要提醒,不要认为一旦有炎症就需要吃抗生素药物。其实,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一般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而且还会有副作用,除非过敏性鼻炎同时伴有鼻窦炎或上呼吸道炎症时,才会选择抗生素。
药物治疗为首选
如果仅根据患者的症状不能确诊是否患有过敏性鼻炎的话,可以采用鼻内镜的检查进行确诊:如果鼻黏膜比较苍白的话,那就确信无疑了。 而针对过敏原的检测,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一种是在皮肤上打很多针,逐一筛查过敏原;另外一种则是通过抽血,做血清检查。 不管是哪种检测,最终目的是判断是否患有过敏性鼻炎,对什么东西过敏,进而做好预防工作。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治理过敏性鼻炎呢? 必须坚持立体治疗。首先,要尽量回避过敏原,这是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花粉、草粉过敏,就减少去公园、野外郊游的次数。 其次,在选择药物与手术治疗的时候,要优先选择药物治疗。前几年,激光手术治疗过敏性鼻炎很火,但结果发现手术的疗效差且副作用多。药物治疗(口服联合喷剂)完全能够达到控制、缓解症状的目的。
不能根治,须积极预防
“过敏性鼻炎不能根治,但是有可能会自愈。”答案是明确的。
过敏性鼻炎合并有哮喘、鼻息肉,通常临床上比较难治疗。遇到这类患者的时候,如鼻腔息肉过多影响鼻腔通气,应该先切除过多的鼻息肉,然后再进行药物脱敏。 值得指出的是也并不是所有得了过敏性鼻炎的人,就“一辈子甩不掉了”。资料显示,有些人通过治疗以及自身的免疫系统的改变,对过敏原不敏感了,就可能自愈。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积极地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呢? 临床防治上有避、忌、替、移的四原则。
“避”就是避开一切可疑或已明确的致敏原,包括一切致敏性吸入物、食物和接触物。
“忌”就是忌服或忌用一切可疑或已知的致敏食物和药物;
“替”就是用作用相同或相似而又不致敏的食物和药物来替代那些可能或明知致敏的食物和药物。
“移”就是将致敏原从患者的生活环境中移走,或患者移出不利的生活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