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野掇拾:立夏时节话健康

(2011-05-05 23:06:37)
标签:

建始

冬病夏治

莲生八戕

心火

五味子

杂谈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9-05/21/xinsrc_2320507041627984190112.jpg

     年5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代《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此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立夏后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值此时节,公众精神调养要“戒躁戒怒”,饮食调养需“增酸减苦”。

    立夏后天气炎热,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此外,还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养花等。

    祖国医学认为,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和粗粮。平时可多吃鱼、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香瓜、桃、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暑、湿、汽为夏天的主令,且常夹有火热之气,因此,公众夏日养生要注意遵循四个原则。

  一是要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湿邪较重的症状。所以应常服用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以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麦冬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中医历来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此外,夏天也是便于中药外用的时节,如用中药煎汤洗浴,能起到防治多种皮肤病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