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札记:耳鸣探源
标签:
耳鸣病变外耳道咽鼓管异常开放耵聍栓塞杂谈 |
耳鸣可能是疾病的先兆症状
耳鸣类型很多,绝大部分属于耳源性,如外耳、中耳、内耳、蜗神经、听觉中枢传导径路或皮层的损害均可引起耳鸣;少数则属非耳源性,如血液、内分泌、肾脏或血管等病变也可引起耳鸣。严重的耳鸣常影响休息、学习和工作,甚至使患者感到非常苦恼或厌世。
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耳鸣还可为某些严重病变的先兆症状,如单侧性耳鸣可能为内耳道或小脑脑桥角肿瘤的首发症状,而脑血管病变可先出现耳鸣的症状。因此,耳鸣对某些耳科和神经科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很多患者在耳鸣症状出现早期,因为不影响工作和正常生活而忽视治疗。但有些人的耳鸣就是肿瘤引起的,因未能及时就诊而耽误了其他疾病的治疗。
目前耳鸣尚难正确测定,将其作为耳部或全身病变程度的诊断尚有困难。由于耳鸣可伴有精神性或功能性疾患的特点,有时易被认为是一种功能性症状而忽视,使患者得不到应有的检查和处理,甚至延误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耳鸣种类较多
耳鸣种类很多,但分类至今尚未统一,临床主要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类。主观性耳鸣的声音仅患者自己感觉到,而不为他人所听到,临床上较常见。但目前对其病理生理机理了解尚少,至今仍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客观性耳鸣较少见,耳鸣的声音能被其他人听到,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主观性耳鸣:绝大部分耳鸣是一种主观症状,可为一侧或双侧。可呈嗡嗡声、蝉鸣声、哨声、咝咝声、火车隆隆声、马达轰鸣声、浪涛声等。耳鸣患者中85%~90%有听力减退,有时虽自我感觉无听力减退,但听力检查时听力已有下降;耳鸣可与听力减退同时发生,也可发生在听力减退以前或以后。常见病因如下:
外耳病变:外耳道耵聍栓塞或异物、肿瘤等,外耳道深部的耵聍和活动的异物,即使未完全阻塞外耳道,但因其接触鼓膜,每于头部运动时引起耳鸣。
中耳病变:
耳蜗病变:
蜗后及中枢听觉通路病变:
其他颅内病变:
全身系统性疾病:
精神性因素:精神紧张可引起血液循环改变,影响内耳的血供;紧张可使耳鸣加重。因此,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神经类型与耳鸣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上述病例中的李女士就是较典型的内耳血供不足引起的耳鸣。
客观性耳鸣:
引起耳鸣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神经性耳鸣、药物中毒性耳鸣、传导性耳鸣、混合性耳鸣、神经末梢缺血缺氧引起的耳鸣、中老年性耳鸣、前庭功能失调眩晕性梅尼埃病导致的耳鸣、化脓性渗出性中耳炎引起的耳鸣、外邪侵袭肝火上炎堵塞经络引起的突发性耳鸣、创伤和爆震性耳鸣、长期噪声影响导致的耳鸣等。耳鸣的治疗目前仍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无特殊疗法。根据病因,有些耳鸣可经自我保健调理而消失,有些则需要药物、手术进行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下:
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1.改善耳蜗供血。精神紧张、焦虑和疲劳时内耳血液供应不良,可引起耳鸣。另外,血管痉挛、血管栓塞等是影响耳蜗功能的常见原因,应用血管扩张剂可改善内耳血液循环,以达到治疗内耳疾病、消除或减轻耳鸣的目的。中老年人耳鸣发病率高,很多是与动脉硬化和神经退变有关。
2.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如西比灵等。选择性地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减轻耳鸣。
3.营养神经。
4.中医中药治疗:如耳聋左磁丸口服、针灸、按摩及理疗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