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误吞异物的处理方法
(2010-11-24 11:06:56)
标签:
平顺气管异物处理方法消化道推压杂谈 |
●急诊科经常碰到因误吞异物而紧急就诊的患者,其中主要是婴幼儿和老人
●误吞异物可分为消化道异物和气管异物两种,不同的异物处理方法不同
误吞异物按照异物前往的位置可以分为两种:消化道异物和气管异物。
一、气管异物:
气管呛入异物比较危险,发生误呛者其症状多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呛咳,多数同时伴有面红、气促,严重者可出现嘴唇或全身发绀,甚至陷入昏迷。
处理方法:
1.对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抢救者可把患儿俯卧放在抢救者的手臂上,另一手(五指并拢且拇指指腹与食指指腹紧贴)对着患儿的背部拍击,这有助于将卡喉的异物排出。
2.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使其平躺在地上,抢救者双手重叠、掌心对着患儿的腹部(胸口与肚脐之间)快速向上推压,这也有助于卡喉的异物排出,但忌用力过猛。
3.对于成人或大龄儿童,抢救者可站在患者的背后,双手抱着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的腹部(位置同上),另一手抓住自己的拳头,快速向上推压患者的腹部,推压用力应限于抢救者手上,不能用双臂加压,也忌用力过猛。
以上方法仅限于出现异物卡喉引起窒息时应用,平时切勿在正常儿童身上试用。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异物依旧卡在孩子的气管,不要犹豫,立即将孩子送医院治疗。而对于异物已完全进入气管,这时小孩经过一段时间剧烈咳嗽、气促后,呼吸渐趋于平顺,则上述方法均已不适用,此时应立即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治。
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小孩在5岁以前容易发生气管异物,家长照看宝宝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二、消化道异物:
将异物吞下以后,当时没有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表明异物已进入了消化道。
处理方法:
这时要判断吞下去的异物属于哪种类型,应分三种情况对待:
1.一般来说,表面平滑、体积不大的异物,例如棋子、硬币、纽扣等,可以像食物一样通过食道进入胃和肠,再由肛门排出,对人体没多少损伤。为了帮助异物早日排出,防止其过久滞留于消化道,可以给吞咽异物的人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促进肠道的生理性蠕动,加速异物排出。每次排便时都应仔细检查,直至确认异物排出为止。
2.如果误吞的是尖锐的、带尖带钩的异物,例如钉子、假牙、碎玻璃等,这时千万不能大意,必须火速去医院检查处理。
3.有时误吞下去的异物虽然没有尖锐外形,体积也不大,但是较重,如金戒指等,进入胃内以后会因为过重而沉入胃的最低处,无法随胃蠕动进入肠道被排出,时间长了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出血甚至发生穿孔,也必须及早去医院请医生帮助将其取出。
特别提醒: 催吐和服泻药都是错误做法
实际上,很多人会希望把误吞的东西再吐出来,或者再吞咽其他食物把异物咽下去,这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催吐有时反而会使异物误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强行下咽可能损伤食道引起穿孔、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而试图用导泻药使之从肠道迅速排出的方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诸如钉子、假牙等带尖、带钩的异物,遇到肠管因药物作用快速蠕动时,很可能钩到肠壁上,甚至引起肠壁穿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