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贴士:也谈“OTC”

(2010-06-10 08:35:15)
标签:

保健

健康

otc

胃黏膜

杂谈

   非处方药(OTC)存在用药误区

    非处方药的定义是指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等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患者对症购药一般靠经验自我判断,按照使用说明使用。

  之所称为非处方药,是因为这些药在长期临床使用中疗效稳定,安全性高,正常使用时无严重不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潜在毒性,不易引起蓄积中毒,不引起依赖性等优点。

  正因为如此,不少人使用非处方药就失去了风险意识。特别是一些人患了伤风、感冒后,在用药上存在着许多误区。不仅病因不明确时就用药,而且不按说明书要求的剂量用药。一些患者只记住了首次用药加量,却不知加多大量。

  非处方药(OTC)也有毒副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非处方药物较为安全,也是相对处方药而言的。本文开头提到的中学生就是因过量服用感冒药引起的病变。

  感冒药的主要成分是非甾体消炎类物质。这类药物可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层,破坏胃黏膜正常生理屏障。一旦过量服用,就易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常用的镇痛类非处方药物也有胃肠反应、头晕、哮喘及肝功能和造血功能损害。一些常用的抗菌药对一部分人还会引起过敏。有些药物还会受胃内食物影响,要分时间和环境服用。如头孢氨苄胶囊饭后服用会影响吸收而使疗效下降;维生素B2饭后服用可使药物缓慢进入小肠,有利于吸收;阿司匹林、保泰松等空腹服用可加重不良反应;含蛋白质或益生菌成分的药品,如淀粉酶、多酶片、乳酶生、酵母片等要用温开水送服,以免因受热后凝固变性,失去药效。

    病例回放

  病例1   一名中学生因受凉后咳嗽、流鼻涕,从药店买来感冒药服用了5粒后,感到胃痛难忍,被家人送到医院消化科救治。无痛胃镜检查诊断为急性胃黏膜病变,胃黏膜广泛糜烂、出血,经医生全力抢救脱险。

  病例2   已有5年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的陈女士,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注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一次,她在公园里听说某品牌“降糖灵”效果好,遂自行从药店买来服用,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症状。经检查,陈女士的血压、随机血糖、动脉血气、尿酮体等糖尿病指标都已大幅增高,乳酸已开始轻度升高,已出现酸中毒。经抢救,陈女士糖尿病各项指标逐步恢复到正常范围,血压亦逐渐降至平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