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也谈“OTC”
(2010-06-10 08:35:15)
标签:
保健健康otc胃黏膜杂谈 |
之所称为非处方药,是因为这些药在长期临床使用中疗效稳定,安全性高,正常使用时无严重不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潜在毒性,不易引起蓄积中毒,不引起依赖性等优点。
正因为如此,不少人使用非处方药就失去了风险意识。特别是一些人患了伤风、感冒后,在用药上存在着许多误区。不仅病因不明确时就用药,而且不按说明书要求的剂量用药。一些患者只记住了首次用药加量,却不知加多大量。
非处方药(OTC)也有毒副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非处方药物较为安全,也是相对处方药而言的。本文开头提到的中学生就是因过量服用感冒药引起的病变。
感冒药的主要成分是非甾体消炎类物质。这类药物可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层,破坏胃黏膜正常生理屏障。一旦过量服用,就易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常用的镇痛类非处方药物也有胃肠反应、头晕、哮喘及肝功能和造血功能损害。一些常用的抗菌药对一部分人还会引起过敏。有些药物还会受胃内食物影响,要分时间和环境服用。如头孢氨苄胶囊饭后服用会影响吸收而使疗效下降;维生素B2饭后服用可使药物缓慢进入小肠,有利于吸收;阿司匹林、保泰松等空腹服用可加重不良反应;含蛋白质或益生菌成分的药品,如淀粉酶、多酶片、乳酶生、酵母片等要用温开水送服,以免因受热后凝固变性,失去药效。
病例1
病例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