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艾敬
相信不是太多人知道著名创作歌手、“中国民谣女诗人”艾敬,最早是从广东流行歌坛开始走红。因做媒体,我们早早就认识。好多年过去了,我们不需要常联系,却从不觉疏远。这位岁月似乎不在其脸上留下痕迹的才女,上月在798我的《景.观》个展时告诉我,11月8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首次个人画展。惊讶之余,我在想像她的作品会以怎样的表现呈现,并相约在我主持的新锐人物访谈录《写真》中写意心路,真谛人生。
艾敬的个展如期举行,开幕当天可谓群星闪耀,著名电影导演徐克、中国摇滚教父崔健、音乐家三宝夫妇及华人世界知名电视传媒人杨澜等演艺界名人纷纷前来捧场。著名艺术家刘炜、苏新平、叶永青、路青、蔡志松、崔国泰、钟飙、陈文令、马六明、沈敬东、赵能智、武明中、邱世华、舒勇、忻海州、崔岫闻、曹静萍、陈可等也专程应邀前来。可见艾敬跨界跨得很成功。
在这次以《All About
Love》展览中,艾敬首次展示了绘画十年来对艺术的理解,展出以爱为主题的100多幅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是在今年完成的,作品涉猎的题材包括了环境保护、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还直指前不久发生的“奶粉事件”,也令她的作品不仅局限于美学的呈现和视觉的思考,还拥有一种情感交流及人文关怀。
艾敬的绘画创作绝非他人猜想中的玩票性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艾敬便开始了艺术上的求索,1998年学习绘画创作,从2004年《是不是梦》专辑后开始淡出歌坛,艾敬在音乐、影像及绘画上等若干方面仍有不凡的表现,2007年开始参加艺术家联展,并应邀参加了评论家黄专先生策划的《预感》联展,艺术才华首次获得肯定,2008年首幅作品进行拍卖。评论家策展人朱其如此评价艾敬的作品,“观念艺术在艾敬的绘画中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她的绘画本质上还是与心灵的联系”。美国纽约著名策展人安迪沃霍尔美术馆艺术总监:艾里克.C
.希纳(ERIC.C.SHINER)为艾敬撰写评论文章《与爱何干》,充分肯定艾敬的艺术才华,他说“成功的艺术家总是传递一些思想,艾敬就是这样的艺术家”。
一直把“爱”看作是生产力的艾敬,颇具个人风格以“爱”为主题的各种艺术形态的艺术创作从未间断过。去年12月,从2005年开始创作的LOVE系列作品便是如此,本次展出的作品《宝贝,我爱你》和《宝贝,对不起》,它们的创作想法均源自于生活中真实的案例。汶川地震中绝望的妈妈将孩子紧紧压至身下,当救援人员发现时,母亲早已罹难多时,可孩子却仍在安然酣睡中,襁褓中还有一支手机,屏幕上打着“亲爱的孩子,如果你活着,请记住我爱你”。《宝贝,对不起》则是表现了前不久经历的“奶粉事件”,一位母亲为无法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感到愧疚,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因为生活还要继续,所以奶粉还要喝,我只有一边说‘宝贝对不起’,一边祝福自己:好运,好运,再好运”的悲愤陈词。现场观看起来这两幅作品,有序而机械的将LOVE砌满整个画面,凭借颜色和质感所带来的不同变化,强迫让人思考人与LOVE之间的关系。
作为本次画展的重中之重——“奥运倒计时一百天”系列作品,艾敬从2008年4月30日就开始了创作,每天一幅作品直到最后完成,从筹备到完成作品,整整历经8个多月的时间。创作中,艾敬采用同一种方法,同一种颜色,通过不断地重复,以加深人的印象,去记录“8月8日”前中国人要想全世界感受的强大骄傲和幸福感。然而在5月12日汶川地震这一天,一场不可预料的变化也改变了作品的表现风格,不再单一、平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艾敬介绍说,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了,可是过程中每一天都是曾被翻过去的一页,都将最值得我们回忆的,就像是一段旋律一首民谣,高低起伏,明暗强弱,诉说着北京奥运盛事辉煌前100天里发生的故事。
除此之外,艾敬2000年至2001年在东京的涩谷、纽约的时代广场、香港的尖沙嘴码头、北京长城等地拍摄了一个电影短片“I LOVE
PANDA”,也在本次画展的展出内容中,再度引发了关于热爱环境关注生态的环保话题讨论,艾敬早前曾多次表示,这支短片是自己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上和表现手法上跨界的开始,对于她的自身创作而言,也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和延伸。
艾敬,成功实现了从歌手到专栏作家,又从独立音乐人到观念艺术家的多元发展,相信她是中国将多种艺术形态跨界走得最宽广最远的人之一。作为对艾敬首个个展的支持,特意为她留下别样的影像——





























电影短片《I LOVE
PANDA》是个展一部分

艾敬妈妈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一

艾敬妈妈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二

艾敬和亲妹

我们都享受跨界

签送画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