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破硅谷潜规则的俄罗斯人

(2010-11-26 10:01:20)
标签:

硅谷

it

http://image.techweb.com.cn/upload/2010/1125/1290653591960.jpg

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在互联网企业家圈子里非常受欢迎。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邀请他去做客,网游公司Zynga首席执行官马克•平卡斯(Mark Pincus)把他看作值得信赖的顾问。硅谷风险投资家对他的感情则明显冷淡得多。

“他趁所有人都熟睡时发动夜袭,你也许会对他利用时机的大胆和机敏赞赏不已,但现在我们醒了,他不可能再这样做了,”硅谷一位资深投资者这样评价米尔纳。米尔纳是本月在伦敦上市的俄罗斯互联网公司Mail.ru的董事长,也是Mail.ru的投资方——俄罗斯数字天空技术(Digital Sky Technologies,简称:DST)的首席执行官。

首次公开发行(IPO)的严重匮乏让风险投资基金和高科技公司均苦不堪言,面对这种局面,米尔纳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他为这些公司提供一条便捷途径,无需上市,就既可以追加资本,也能让它们的员工出售所持股份。

他的远见让DST以现在看来极其低廉的价格,购入Facebook近10%的股份,以及Zynga和Groupon的部分股份——后两者都属于最优质的互联网企业。他撼动了后期科技投资,让硅谷的精英们大感受挫。

问题在于,他是否是第二个孙正义(Masayoshi Son)——孙正义是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掌门人,因上世纪90年代入股雅虎(Yahoo)及其它企业而声名鹊起,但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时遭遇滑铁卢。或者说,他是一位创新者,永远地改变了投资者与企业家之间的实力平衡?

在我看来,尽管米尔纳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市场的周期性,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占据了先发优势——社交媒体的繁荣催生出一些高估值、增长迅速的公司,它们希望尽可能长久地保持私有,而米尔纳在金融危机过后灵敏地捕捉到了它们——但其影响将是长期存在的。

让风险投资基金恼火(上述资深投资者说道:“你可以从我的声音里听出沮丧。”)的一个原因在于,米尔纳没有像以往的外国投资者那样,试图打入硅谷或好莱坞,当一个“更大的笨蛋”,做出最烂的交易。相反,他比所有那些自吹自擂要打造出第二个苹果(Apple)或谷歌(Google)的人都要技高一筹。

米尔纳的诀窍是发现了一点,正如上周他在摩纳哥媒体论坛(Monaco Media Forum)上对我说的:“企业创始人会拥有感召力,并洞察未来,但一些人只希望付房贷,过平常人的生活。”换言之,像扎克伯格之类有远见卓识的人,甘愿只做个纸上亿万富翁,住在租来的房子里,而员工们希望脱手股份。

米尔纳去年5月向Facebook开出了一个条件:他向Facebook投资2亿美元现金,以换取后者2%的股权(意味着该公司的估值达到100亿美元),且公司正式批准让他以较低估价从员工收购股份。他没有要求获得董事会席位,而甘当“仆人”,让扎克伯格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管理公司。

相比其它人的条件,100亿美元的估值和不要管理权这两个条件要优厚太多,但现在看来,这些条件极其划算——Facebook目前估值达到400亿美元。“如果你选出最优秀的两、三家高速发展的企业,比其他任何人的报价都高出个20%,再开出一些更优惠的条件,你就成了一个天才,”一位资深投资者如此表示。

复制这些早期的成功存在明显的难题。一个就是像Facebook和Zyngas这样的企业太少了——依照米尔纳的模式,他要物色的是那些正迈向巨额IPO、但想要坚持一段时间的高增长公司。他自己估计,全球仅有25家这样的顶尖企业,而他不是唯一的猎手。

第二个困难是,这种操作的风险比米尔纳迄今对外表露的要大。除了对谷歌这样的顶尖科技公司外,IPO市场已冷清了多年,而企业往往以低于风投估值的价格卖掉。社交媒体公司Slide在2008年的一项风投交易中估值达到5亿美元,但谷歌今年夏季只花了2.3亿美元就收购了它。

“一些企业早先以较高估值获得了融资,它们不希望上市,以免股权遭大幅稀释,”普华永道(PwC)合伙人特雷西•莱弗特洛夫(Tracy Lefteroff)表示。当米尔纳作为——用哈佛(Harvard)教授乔什•勒纳(Josh Lerner)的话讲——“时代的特征”而载入史册时,对二级企业开出效仿他的条件的投资者可能会蒙受损失。

但我怀疑硅谷的投资者能否那么容易地摆脱他。企业家与投资者之间关系紧张由来已久,一些公司的创始人在投资者推动撤资时,都蒙受了一定的损失。米尔纳指出,谷歌的最高估值是其IPO价格的10倍,Ebay和雅虎分别为78倍和126倍。

迄今为止,这些精英企业的创始人难以抗拒风险投资基金的意愿,但米尔纳开创的交易——Elevation Partners最近向Yelp提供投资时已模仿了这一套路——给了这些企业更大的话语权。这些交易让员工满意,还让企业家保留管理权。

这也许让早期的投资者怨恨不已——他们既投入资金,还提供宝贵的运作诀窍,结果却在后期让一个俄罗斯投机商人抢了先。米尔纳已打入这个圈子,而别人很难再把他赶出去。

--转自 FT中文网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约翰•加普

译者/陈云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