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搜狐的“工作证=采访证”这么个理论,我给刚刚成立的奥运报道联盟献个策略,你们大可以派出员工购买各场奥运比赛的门票,大摇大摆进入场内,完全也可以当成个采访证。
为什么这么说?看看搜狐那所谓的300张工作证,搜狐高层自己也说过,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技术、设备维护人员,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员无法接触到赛场第一线,再挤掉点水分,真正能够参与奥运报道的编辑,我想很难超过50个。
那么奥运报道联盟这边呢?如果用购买门票的方式呢?首先这样的方式比所谓的“工作证”员工更能直接、快速的接触到赛场第一线,而且也更能专注于赛事报道;其次,只要有钱,购买相应的门票也就没有限制,参与报道的人数远超300人完全没有问题。
至于大家关心的投入产出比问题,不才简单计算了一下,发现其实搜狐成了冤大头。按照现行票价标准,保证每场比赛的重要阶段都不遗漏的参加,总计38个项目,每场门票价大多在100~200元区间,保证每个细分项目的重要比赛都进行报道,门票开支总计约在2万元左右。
即便选择最佳席位以保证报道质量,门票指出也不会超过10万元。再加上人力、物力各项开支,成本不会超过100万元。
要是大家狠下心来,希望再来一些花边的、花絮的、那些赛后角落各种风花雪月,再拍出100万,把青年志愿者、看门的大爷、捡球的球童、甚至做保洁的大妈们都高薪聘请,搜狐那300张工作证,早已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搜狐的高管说大话的历史时常有,经常说着说着前后逻辑就对不上号了,2006世界杯200万美元的谎言依然言犹在耳,那些“搜狗两年后超过百度”、“2005年要超过新浪”、甚至“誓言要超过Google”的张朝阳式大话,就不必再提了。
搜狐高管大话语录
搜狐CFO余楚媛:世界杯收入仅200万美元
http://tech.sina.com.cn/i/2006-07-30/18311061840.shtml
张朝阳:搜狐世界杯广告进帐200万=4000万
http://net.chinabyte.com/218/2509218.shtml
张朝阳宣战李彦宏自称搜狗两年后将超百度
http://tech.sina.com.cn/i/2005-06-05/1706626952.shtml
搜狐CEO张朝阳扬言今年超越新浪
http://news2.eastmoney.com/050228,136818.html
张朝阳:搜狐新闻后来居上已超越新浪
http://www0.ccidnet.com/news/networkcom/2003/01/09/95_81325.html
搜狐CEO张朝阳称7岁搜狐2005年要超越新浪
http://tech.sina.com.cn/i/2005-02-25/1816536259.shtml
搜狐联手清华共推智能搜索张朝阳誓言超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