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5
今天弟子规课上举行了一个小小的颁奖仪式。曲同学获得了200个优秀奖章,吴老师给曲同学送了一本弟子规描红书,还发给她一张奖状,上边是老师的赠言:“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老师说这句话是老师最欣赏的一句话,也一直在照着这句话做,送给曲同学共勉。老师觉得曲同学在多年的弟子规学习中,养成了真诚、认真的态度。这是非常有益的,希望今后能继续发扬。
然后,老师请曲同学发表获奖感言。
曲同学说,自己昨晚做作业碰到一道难题,怎么也不会,后来得到爸爸的启发,知道要尽力也要适当求助,最后终于克服了困难。
老师请曲爸爸也说几句。
曲爸爸接着曲同学的话题说了好些话,我听着恍如醍醐灌顶。
昨天曲同学做作业时那道题不会做,那时她怎么想都是觉得自己就是“不会”,都哭了,态度很消极。这时,曲爸爸觉得孩子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说“不会”就撂挑子了。两人之间出现了僵持。
后来,曲爸爸意识到,这样很容易出现走极端的情况。孩子表现好时,家长和孩子相处很融洽;孩子碰上困难,态度很消极,家长劝诫无效,这时家长也会想那我就不管了,以后也不管了,破罐破摔吧。
但是,时间不可能就停留在某一刻就不动了,生活还是要继续。于是,他接着帮孩子接洗漱的热水时,让孩子明白水太烫了的时候可以加点凉水,有困难自己做不到时可以请求帮助。
曲爸爸说,对孩子要有十分的耐心和爱心。孩子一旦说“不会不会”自己就会处于一种关闭心门的状态,和家长的交流可能也会出现障碍。家长碰到问题,不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和情绪去处置,而是要跳出当时的“怪圈”,用积极的心态去帮助孩子拓宽思路、摆脱消极的心态,打开心门。
人遇到困难和挫折,一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要打开心门,碰到难题,要反复审题,共同找到答案。
曲爸爸还提到,在生活中孩子表现有问题,不是孩子的原因,可能与家长自己的行为规范有关。家长自己做好了,孩子才能做好。家长的不经意的举动,有可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
家长有多种身份角色,例如身为父母、儿女、兄弟姐妹等等。家长自己在身份角色转换时,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要记得自己是孩子的家长,是在给孩子做示范。
听完曲爸爸的话,我确实觉得我有时对待安安是有点情绪,有时也说过一些极端的话。安安有些极端的话,也许还是从我这里照葫芦画的瓢。做家长,一定要知道自警,做到自控呀。
吴老师说,听了曲爸爸的话,她有两点感受:
1、人都会碰到困难,要有定力,把心安定下来,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要转变心境,继续努力,不被外界环境动摇。
2、要相信。坚定地相信每一个孩子,“人之初,性本善”,相信孩子和大人都会变好,不管现在怎么样,通过努力,一切都会逐渐变好。
感谢曲同学、曲爸爸和吴老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