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成获得北中医“北京冬奥精神”特殊贡献奖(光明日报客户端)

标签:
北中医冬奥特殊贡献奖张其成国际易联名誉会长 |
分类: 杂文趣事 |
4月20日下午,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暨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系列活动之全球中医药文化推广行动启动仪式。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这场盛会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将中医药文化与冬奥精神交融,打造了一个向世界传播推广中医药文化、讲述中国好故事的新模式。在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奥组委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支持下,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创的“10秒”中医药体验馆创造性地将中医药与“冬奥+科技+文化”主线结合起来,用现代科技与国潮艺术展现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美和中医药之美。在这里,有藏在二十八星宿“盲盒”里的知识点,有可视化的滑轨屏,有沉浸式的中医功法打卡,有最时尚的设计风格和最流行的中医文创。通过当前最尖端的科技手段和最酷炫的美学语言讲述中医故事,让全世界的运动员和官员亲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医药学的独特魅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全球中医药文化推广行动将以“10秒”中医药体验馆的筹建运营为主题背景,围绕宣传阐释北京冬奥精神、挖掘推广冬奥遗产精耕细作,以冬奥会“10秒”中医药体验馆体系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添砖加瓦。行动将围绕“四个一”展开:一是“建设一个专家库”,向世界讲授中医药文化行动,依托学校雄厚的高端中医药人才资源,向世界讲述中医药故事,提供顶层设计、内容把控和专业医疗服务指导;二是“形成一种新力量”,多维度推广中医药文化行动,充分发挥高校特点,将丰富的优秀青年师生资源纳入推广行动实施体系中,将推广行动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活动中;三是“构建一种新的体验场景”,向全球展示线上中医药文化行动,打造“10 秒”中医药体验馆在后冬奥时代的长效性品牌,并在国内外逐步打造一批融健康养生知识、养生保健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四是“创作一个“中医之美”作品矩阵”,向公众传播中医药文化行动,带动全民自发担当中医药文化产品的创作者和推广者,多渠道多方位地向公众传播中医药文化。
学校党委书记谷晓红表示,面向未来新的征程,学校将大力传承和弘扬北京冬奥会精神,切实把成功办奥形成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与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结合起来。一是要将冬奥精神财富转化为许党报国的实际行动。把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与振兴中医事业发展相结合。时刻保持战略定力,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祖国同向而行。二是要将冬奥服务经历转化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新动力。深入总结冬奥服务的宝贵经验,深刻学习北京冬奥精神,挖掘推广冬奥遗产精耕细作,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添砖加瓦。三是要将冬奥中医药新感悟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保障。要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争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以全球中医药文化推广行动为抓手,让中医药更好地造福全人类的生命健康,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奋斗!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共派出59名赛会志愿者,220名城市志愿者和4名医护志愿者,广泛助力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和五个场馆的文化展示、医疗防疫和集结疏散等工作。附属东方医院独立包点北京冬奥村隔离区的筹备、建设和赛时管理工作。选派最优秀的中医名家团队走进北京冬奥村,为近500位冬奥工作人员开展中医义诊活动并提供药物保障;国家中医疫病传承创新团队为3000名冬奥工作人员开展系列防疫健康讲座;中医养生研究所免费为村里的运营志愿者团队提供新冠防疫冲剂达15000剂。学校3名志愿者师生荣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称号。
在总结表彰会上,学校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光明日报》原总编辑、学校高级访问学者苟天林教授,中华中医学会翻译分会顾问,世中联翻译委员会首席顾问方廷钰教授,国际易学联合会名誉会长张其成教授特殊贡献奖,授予4名师生志愿者突出贡献个人奖,授予200余名志愿者优秀志愿者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