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讲座)国学的脉络与当代价值——国学的脉络(上)

标签:
张其成国学教育文化国学讲座 |
分类: 张其成基金会 |
8月5日,张其成教授做了一场关于“国学的脉络与当代价值”的公益讲座,其中“我的国学心路”是教授第一次公开演讲,从中我们了解到教授成长的故事和心路历程,是怎样成就出新一代的国学大师呢?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将教授的讲座分为:《国学的脉络》与《国学的当代的价值》两部分和大家分享。
首先给大家带来第一部分:国学的脉络(上)
国学,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脉络?我有我的体悟。我的体悟是怎么得来的?从一开始的迷茫的状态,到慢慢慢慢地逐渐清晰了,这其中有一个过程。
然后,我就把我体悟出来的这个国学的脉络,还有当代的价值,跟大家分享一下。
成:这是我的家,新安国医博物馆
我们家非常荣幸,被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选中,并且拍了一个专题片。中纪委专门有一个栏目,叫做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其中选的都是一些历史人物。我们家有幸也被选中了。


我们家就是安徽歙县张一贴,我们的家规就是:自强精进,厚德中合。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这样,我就对这个国学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有中文,然后有中医、中国的哲学,当然我也喜欢历史。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是思想解放的时代,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我当时还在北京中医学院读硕士,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
可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了国学热,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自觉就开始了。
那么国学究竟是什么?
最早,出现在《周礼》上的意思就是指国立的学校。可是后来到民国时期,就上个世纪初,国学就变成了一种和西学相抗争的文化,所以章太炎先生说,国学就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中国自己本来就有的那些文化和学术叫国学。
胡适先生则说国学就是国固学的一种简称,就是中国固有的那些学问。
那么这个国学,我有一个定义:它其实是我们中国人祖祖辈辈中国人的心灵的家园。简单的说,国学当然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或者传统的学术,严格的说是传统学术,或者放大一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一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就太多了。
国学究竟有什么?
我们现在一提到国学马上联想到什么?大家想一想,你马上会联想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诗酒花茶,还有戏曲,民乐,还有经史子集。
当然,如果从学科上分,国学有什么?文学、史学、哲学,还有科学,中国古代的文学,中国古代史学,中国古代的哲学,中国古代的科学。这些都是国学。作为中国的传统的文化,当然是包括这些内容的。
可是我们来看一看文化这个概念,其实文化分为三个层面的。我把文化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心、手、脸”。
心是精神文化。手,就是行为文化。脸,就是物质文化。
第一个层面,就是最核心的层面是什么?就是精神的文化。
在这三个层面里,最重要的当然就是精神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那种核心价值,那种精神理念。
因为你有了这种精神理念,才有这样的行为,你有了这种理念,你才能做出这种行为来,你才创作出这样的物质,比如说建筑、一些器具。就是像这样的一些物质载体的,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从精神文化这个层面来看一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什么?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载体。
比如你看到一个建筑,这里面有文化,比如一件瓷器,比如一件出土文物,这也是一种文化,这些都是文化的载体。
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是图书,是著作。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清代乾隆年间,有一套四库全书。这套四库全书可了不起,它可以说就是把中国那些传统文化最主要的著作都收集在一起了。
那么这些著作有多少?它分为四部,经史子集。经史子集在印刷的时候,是四种颜色。其中经部是黄色,史部是红色,子部是绿色,集部是淡黄色。
那么四库全书,有多少字?这可不得了。大约有8亿字,大家想一想这是用文言文写的!大约有36,000册,3500多种书。可以说是把我们中国古代的,就是乾隆以前的几乎所有的古书汇集在一起了。当然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禁毁书,还有一些存目书(只有书目,找不到原书),对这些书我就不讲了。
这么多的书,怎么找出来国学的脉络?我从这些书籍里面不断研究,总结出国学的脉络:一源三流,两支五经。
这个中国的国学,或者说传统文化,很有意思,他也就好比是中华大地。我们中华大地的脉络是什么?也是一源三流。它的源头在哪里?就在这里,大家看一看,照片这是什么地方?那就是玉树青藏高原的玉树,在青藏高原的腹地。从这里流出三条河流。哪三条河流?黄河、长江。还有第三条河流,澜沧江,到东南亚就叫湄公河。
那么我们的国学,也是这样,也要找源头。
那这个源头,如果从著作里面来找,我刚才说了那么多,经史子集,这四部里面,源头在哪里?那肯定是经。最主要的是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那在六经里面最早的是什么?
按照四库全书的排列,《易经》是第一经。如果是要选择六部经的话,那就是易书诗礼乐春秋。
如果是一部经,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就是《易经》。
因为它最早。这种排列是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这是一个源。这是我通过这个反反复复的研究、追寻,找到了这么一个源头。
—— 未完待续 ——
本文全部由志愿者张志勇先生整理校对,感谢!
学费全免
不设门槛
温馨提示:
1、由于报名学员比较多,志愿者们是在本职工作之外利用业余时间交流,请耐心等待志愿者与您联系。也可发邮件至工作邮箱(gxcbgc@163.com)咨询或联系工作人员微信(gxcb2020)。
2、关于课程的进展信息请关注“国学传播工程”、“张其成”、“北京市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国学台”公众号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