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其成张其成全解周易张其成讲易经易经张其成音频课 |
分类: 杂文趣事 |
4月,是全民阅读的时节,4月23日,则是全民阅读节。喜马拉雅宁波《24咖大师课》第三期力邀张其成老师,与各位甬城观众近距离分享易经之道与人理智慧,引领全民阅读,助力宁波全民阅读节,共建书香宁波!
4月23日19:00
张其成教授为你揭开天下第一天书《易经》的神秘面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恐怕大家再熟悉不过,这句话出自《易经》,这本书,虽说诞生于三千多年前,但常常被误解为是一本算命的书。在张其成看来,《易经》对现代人的教导意义在于,它能教人们按某种行为规律去做事,通过天道来讲人道。今天我们就来读读《张其成全解周易》
回想读《易》的过程,我得感谢家父母。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家还藏有一些古书,其中就有《周易》,当时看到这些线装书,觉得特神秘,很好奇,虽然看不懂但很喜欢翻。后来,一位远房亲戚是一位道士,他看我喜欢翻古书,就教我演卦,教我很多易术。直到我上研究生时,有幸师从训诂大家钱超尘先生,当时做的硕士论文是《黄帝内经》训诂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中有不少象数内容,于是开始研究《易经》,由于有幼时的基础,加上有了文字训诂的训练,我很快走进并迷上了这两部经典。将这两部经典参照阅读,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秘密。
20世纪80年代,研究生毕业后我来到南京,即开始编撰《易学大辞典》,那个时候查阅了大量解释《周易》的书籍,古今中外,著名的和不太著名的,都收集并粗粗阅读了,然后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解释汇编在《易学大辞典》中。1992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这本《易学大辞典》,作为一部“易学”大型工具书,它很快得到了读者的认可,颇受欢迎。现在回想起来,整个编撰过程十分艰辛,心力交瘁,不堪回首。不过这为我全解《周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自知学养不足,所以又决定报考北京大学易学泰斗朱伯崑先生的博士生,原本朱先生已经不招生,我给先生写信表达了这一愿望。朱先生曾在我编撰《易学大辞典》时给我指点,看我没有半途而废,或许觉得这个后生还有毅力,还可再造吧,于是特地允许我报考。这样我有幸成为朱先生的入室弟子,在先生身边苦读三年,受到先生的耳提面命,获益良多,终生受用。
在我编《易学大辞典》时,我就想自己注解《周易》,想吸取各家解《易》的精华,写一个标准文本。后来发现这一想法有问题,因为对《周易》的解释历来是见仁见智的,本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易学也恰恰就是在不断地被解释中丰富发展起来的。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万变不离其宗,再怎么解释,原义是不能搞错的。而现在不少解《易》的书由于原义就搞错了,所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令人无法卒读。我想要解《易》,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通用的版本。我这次解读选的是《周易正义》本,这个版本收入《十三经注疏》中,魏王弼和东晋韩康伯作注,唐孔颖达正义,是历史影响较大的版本,同时参照了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北宋程颐的《伊川易传》、南宋朱熹的《周易本义》等版本,尤其注意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本、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楚简本,这两个本子和通行本差别很大,必要时做了引用和对比。
然后就是解释,尽量用形训法,就是从文字出发,解释出它的本义;对其中的假借字则采用声训的方法。只有把握了文字的意思,才能理解原意。如果字面意思搞错了,那么越解释离本义反而越远了。
这本书中,我重点介绍了自己数十年来对《周易》实践运用的体会,我不求读者完全同意我的观点,如果能通过这种解读法给您以启发,并引出您更高明的见解,那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同时您对易学也做出了贡献,《周易》正是在不同的解读中才展现出它的魅力的。
学《易》三十余年,感慨良多。近几年数度率北京中易国学院诸位同修,心怀敬仰之情,拜谒伏羲、文王、孔子。同修们不远千里,相聚于先圣画卦、作传的圣地。每次祭拜时,鸣钟击鼓,进香献花,诵读祭文,齐唱颂歌,无不眼噙热泪,心灵震撼。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易经研究专家张其成教授将在宁波大剧院来为你揭开天下第一天书《易经》的神秘面纱,届时我们一起来探索易经与人理智慧吧。
讲座时间
4月23日 19:00
讲座时长
120分钟(供参考,以实际演出为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