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类考研取消外语“国家线”的建议(中国报道)
(2019-03-08 10:53:52)
标签:
两会提案张其成中医考研张其成讲黄帝内经 |
分类: 中医文化 |
一、医学职称评审已与外语脱钩更能体现民意
中国报道讯(作者:张其成
二、中医中药专业与外语关联度不高
对于医务人员而言,人社部介绍,改革的方向是在未来的职称评审中,突出重点考核职业素养、临床能力、实践经验,引导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注重临床水平、注重服务质量、注重工作业绩,突出职称评价的能力业绩导向。重点考核基层医生临床能力,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康复等任务,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的考核评价,实现“干什么评什么”,避免职称评审和实际工作出现“两张皮”的现象。所以说。不能把对部分特定人群的英语及计算机能力考试,让无相关的人来花费人力财力来应对考试。
对于中医中药而言,它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与外语的关联度确实不高,随着中医药走向世界,想学习“道地”中医药的外国人,他们都纷纷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另外,各中医药高等院校也分别设立了医学英语专业,真正助力在国际上讲好中医药故事。
三、高考也未设立外语最低分数线
高考是我国人才选拔相对“公平”的一种制度,其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总分制,只要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通常分为文科线和理科线,也叫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年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来划定。各个地方的录取线分科类、分批次确定,科类一般分为文科类、理科类、音乐类(文、理)、美术类(文、理)、体育类等,每一科类又各分为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等等。截止目前,也没有设立外语成绩的“国家线”。
四、中医药考研“国家线”是不讲政治表现
研究生考试一般考政治、外语和专业综合课三门,对专业综合课设立最低分数线,大家都能够理解并支持,强调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在讲政治的中国,政治能与外语平等吗?不对政治设立最低线却对外语设置最底线,尤其是对一些突出中国文化思想(如:中医药)的专业设立最低线,是促进还是限制,用意不言而喻。既不讲政治,也缺乏划线依据,是没有文化自信的“一刀切”做法。
五、中医药“国家线”挡住了大多数农村考生的就业梦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城乡差距大,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在外语教学方面尤为突出,这也确实影响了农村孩子的大学梦。由于他们的外语成绩较差,那些211、985和一本大学常常与他们无缘,好容易考上个二本,读中医药院校,以便将来就业服务社会。但近年来医院选人的第一要求,必须是研究生以上学历,甚至大城市的大医院一般都是博士研究生,这对农村孩子来说,只能通过考研,才能解决好一点的就业问题。医学是生命科学,寒窗5年需要学习的知识较多,对于中医药来说,花太多时间学习外语,确实事倍功半,将来用处甚微。所以说,中医药专业考研设外语“国家线”,确实挡住了大多数农村考生的就业梦。
六、中医类专业考研尽快取消外语“国家线”
长期以来,大学中医药类专业设置外语必学课程,其必要性、合理性、公平性一直被认为是“奇葩”,如果今天还在中医药考研(硕士)上一味设立所谓的外语“国家线”,而没有政治“国家线”,这问题就相当严重了。
建议,中医药类考研尽快取消外语国家线!
原文链接:关于中医类考研取消外语“国家线”的建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