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比分数更重要(健康时报)

标签:
张其成张一帖家风 |
分类: 张一帖世家 |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家风,说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
好家风是记忆,是烙印,更是孩子美好的未来。家风涵养对孩子的成长,比单一的成绩和分数更为重要。
张其成:至精至诚才是传家宝
http://www.jksb.com.cn/uploadfile/2018/0321/20180321035901113.jpg
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新安名医“张一帖”第十五代传人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在我们家,这条家训被挂在了最显眼的地方。
这16个字是我们450多年的世医家族“张一帖”创始人张守仁留下来的,祖祖辈辈都深深记在脑里,烙在心里,如今已成为张氏家族的家规家训。
我的外公张根桂是“张一帖”第十三代传人,之后我的父亲、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和我母亲张舜华双双接班成为第十四代传人,悬壶济世60余载。我母亲因同样医术高明,被称为“女张一帖”。我就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
记忆中,我们兄妹五人都是在母亲的背上长大的,当初的背带还留着,就像“传家宝”,一看到它,母亲背着我们爬行在蜿蜒崎岖的山路去出诊的场景就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稍大一些,母亲就督促我们把《药性赋》等书背得滚瓜烂熟,并且带我们到山上认药、采药,回家做末药,母亲负责炒,舂和磨就是我们这些小家伙的事儿,末药的香味至今想起犹沁心脾。
即使艰苦,但是穷人来“张一帖”看病,不仅不收诊费还送药。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家门前的一口缸。缸不是用来显摆,而是用来助人的,夏天父母放些解暑的药茶,冬天就施粥,让大家暖和暖和。
我们家前面还有一条河,小时候常常被隔岸的叫喊声吵醒,有时候急诊患者会半夜里隔着河喊“张一帖”、“张一帖”……这时,我们家就会派一条船,划过河把病人接到家里来看病,“精”和“诚”他们一直在守护。
耳濡目染,从中医到医古文、中医哲学、中医养生、中医国学,我涉猎中医的多个方面,其他兄妹也从事中医临床、中医科学等研究和传承工作。我想,这就是家风给我们带来的无形的力量!(健康时报记者 乔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