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熊益亮)近日,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教授主编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中医文化学》出版。该教材是我国首部以“中医文化学”命名的国家级规范教材,标志着中医文化学已正式纳入中医药本科教学体系,对于中医文化学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该教材汇集了国内外二十六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及中医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担任编委,经编委会反复修改,历时两年余,才得以最终完成。教材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医文化概论》,分为导论、中医精神文化、中医行为文化、中医物质文化、中医文化保护、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中医文化未来发展七个章节,对中医的文化内涵、属性、保护、传播、发展等作概述性介绍。下编为《中医文化基础》,分为易学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科技文化、文学艺术、中医文化流变七个章节,对中医文化的背景与基础作系统介绍。其中上编主要阐述中医认识生命、防治疾病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揭示中医学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下篇重点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关系,揭示中医学发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了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医文化学是研究中医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学问,重点研究中医学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思想文化内涵,研究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文化功能、文化特征以及中医学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医文化学》的出版凝聚了学术界三十余年来对“中医文化”的研究精华,是“中医文化学科”的奠基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