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生重在实证 (东方早报)

(2016-10-12 08:59:50)
标签:

老年养生

心态

本草经集注

养性延命录

张其成

分类: 养生之道
养生重在实证 <wbr>(东方早报)

    原卫生部副部长在一次谈话中讲:“我这些年在长寿地区走访,心想一定要总结他们(长寿老人)的优点,最后发现共同点只有一个,就是:心态好。”我在调研国医大师时也有相同发现:心态是第一重要的健康长寿影响因子。

  养生保健其实是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要想养生有效,不能只靠理论的高明,更重要的是看实证的效果。从实证而来的,适合自身的经验是心态好的保障,因为这些内容是确实有效、确定可信的。比如魏晋时期的养生大家陶弘景也是如此。今人谈及陶弘景,往往强调他“著术甚丰”,因为《

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6/10/9/1377120.shtml

 

》、《效验方》、《药总诀》、《补阙肘后百一方》、《养性延命录》、《养生经》等多种著作都是陶弘景在实证基础上写的。

  比如其中留存的相对较完好的《本草经集注》,但也是“残卷”——敦煌石室发现《神农本草经集注》残卷,这部书被认为是陶弘景在长期采药、用药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或者说是为了修正前人的错误而写的。陶弘景在自序中说:“隐居先生在乎茅山岩岭之上,以吐纳余暇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故撰而论之。”即陶弘景在茅山修炼(吐纳),闲暇时研究本草药性,发现这个学问能很好地展现圣人之心,于是就写了此书。

  从汉代《神农本草经》第一次对药物进行较全面、系统地分类记载之后,虽然出现了《蔡邕本草》、《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等新的本草著作,但这些书的体例都不够好,内容也比较简单,并且有许多失误,比如“或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陶弘景经过艰苦努力,“精粗皆取,无复遗落,分别科条”,并且分别注明“时用土地所出,及仙经道术所须”,核心是考察了药物的出产、使用情况。内容包括炮炙、中毒解救法、服药后的宜忌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多数是不能靠“誊抄”或者“想象”,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才能总结。又比如陶弘景采集“上自农黄以来,下及魏晋之际”的诸家养生精华,经过“删弃繁芜,类聚篇题”而成《养性延命录》,分为“教诫篇”、“食诫篇”、“杂诫忌禳祈害篇“、“服气疗病篇”、“导引按摩篇”、“御女损益篇”等篇。收集、征引了魏晋以前三十多种养生著作的内容,尤其是辑录了一些早已散佚的内容。核心理念是养生就是修道,基本假设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即人寿命长短的决定权在人自己而不是老天爷。具体举措重视综合实践,是在预防疾病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存神、服气、导引按摩、服饵、食疗、房中等手段。

  尽管,从今天“科学”的标准对照,任何一位古人的所谓“实证”经验都难免有过错,但从古至今,在养生保健上注重实证的精神一直有价值。

 《东方早报》2016-10-9 作者:张其成

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6/10/9/1377120.shtml

养生重在实证 <wbr>(东方早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