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国医大讲堂13讲:周仰贤《略说易与医之关系》

(2014-06-25 05:57:33)
标签: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周仰贤

周敦颐

易经

张其成

分类: 国学教育

国学国医大讲堂13讲:周仰贤《略说易与医之关系》

        6月18日,我校“国学国医大讲堂”邀请周仰贤先生作《略说<易>与医之关系》专题讲座。徐安龙校长出席活动。国学院院长张其成主持讲座。

        张院长首先简单介绍了周仰贤先生。周先生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第32代传人,于1932年出生,5岁入私塾,自《百家姓》、《千字文》启蒙,至读《四书》、《五经》。年少时,因得重症伤寒,由中医治愈,故此热爱中医,自学中医经典,利用假期拜访名老中医,问难求教,为人治病,立下了“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宏愿。在长期从事中医诊疗工作的同时,对周易、道藏、气功及佛学颇有研究。

        周先生首先讲到《易》是我国古代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哲学、科学之祖,对各门科学的发展起指导作用。从《易经》与医学的关系来说,不能说中医有一派是“易医”,更不能说“医易”。《易经》与医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明确,医学和《易经》不能作为两个单元而可以平等撮合在一起。他认为,《易经》是一种数理哲学,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对于医学或其它学问能起指导作用,而不能用《易经》代替医学。《易经》富于医不外阴阳也,医学富于《易经》不离水火。人体之疾病,虽变化万端,立法处方诊治有别,但是皆不离营卫气血之盛衰,阴阳表里之变化。所以易理贯于医理,从诊断、治则、方药等均贯彻于始终。在《内经》、《脉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中体现犹为明显,所以孙思邈强调为医者必须精通《易经》,要灵活运用于临床,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张其成院长在总结中希望大家要重视易理象数以及周敦颐「太极图说」与中医的关系,立足国学、结合科学,发展中医学。

        讲座后,徐校长对央视制作的国学国医大讲堂第一讲的讲座小样认真进行了审核,并对国学院成立5个月来的工作给予肯定。

(国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