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需要一点信念:“张一帖”女掌门的养生经(东方早报)

(2013-08-17 20:49:45)
标签:

养生

张舜华

张一帖

生命

张其成

星座

分类: 养生之道

    生命需要一点信念:“张一帖”女掌门的养生经(东方早报)

    

     我认为,在身体健康状况不甚完美时,我们依然有充足的理由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幸福生活,这也是一种养生,而这种养生的核心在信仰、信念。

  举个例子,被郭沫若称为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爆的“铜豌豆”的马寅初先生,1982年辞世,享年百岁,马先生在他70多岁时自己就说:“若无他故,我必活百岁。”

  马寅初一生并不顺当,新文化运动时他在北大任教因支持运动而被政府关起来过,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大学任教因批评时政而被拘过集中营,20世纪60年代初他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遭错误批判;80岁时双腿行动不便,83岁时一条腿瘫痪,90岁时患直肠癌。马寅初就是一位人生际遇和晚年健康状况都说不上完美的学者,他的高寿或许并不能完全归因于身体的健壮,或许我们应该把目光更多投向其坚定的信念、信仰,对学术如是,对生活如是,对养生亦如是。

  所以,养生很多时候不单单是一个物质性的问题,更是一个精神性的问题,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一些诸如真相和原理、意义和目的、机遇和命运之类命题,其中有些问题只靠物质性的手段或许是解决不了的。比如马寅初总结的三条长寿之道:体育锻炼、饮食起居规律和想得开。说起来,人人皆知,能不能坚特一辈子?这就是所谓的知易行难。如何能坚持一辈子?靠信念、信仰,肯定不是靠能省钱或者多挣钱。

  中医养生里有没有对信念、信仰的重视呢?还是举一个例子,我的母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的当代女掌门张舜华。她十五六岁就开始支撑“张一帖”的家业,一辈子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当地的群众用“铁打的身体,马不停蹄,上到北京,下跑遍农村”来形容她。她就这样劳碌奔波了半辈子,1998年铁打的身体被累垮了,因为脑溢血而病倒了。这次生病之后,她就偏瘫了,只有一边的手脚能动,直至今日她坚持每天锻炼,坐在床上拉着绳索做康复,下楼后回家坚持自己用一只手拽着楼梯一只脚蹬地上到4楼,15年如一日。现在她80岁,还思维清晰,在家坚持给人看病,她说能帮人看好病她就高兴。

  每次想到母亲,我都百感交集,她文化程度并不高,学的主要都是祖传下来的家族技艺,她也不太习惯用语言来传递她的关于中医诊疗、养生的思想。但是,在言传身教中,她让我们明白,生命(包括健康)需要一些一直坚守的信念和信仰,这种坚守让生活有意义,也增益生命的长度和质量。

  最后,愿天下所有伟大的母亲们,身体安康,生活幸福。

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3/8/17/1054882.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