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佛法治愈人的心理问题(《佛家养生大道》)

(2013-07-09 10:37:54)
标签:

佛家养生

数息观

禅定

国学养生

张其成

分类: 佛家文化

    说到对心灵健康的治疗,佛法远远早于西方的心理学,佛法以它特有的方法,调适人的心理,帮助解决了人生诸烦恼,被称为心的智慧。

    孙中山曾说,佛学乃哲学之母,可补科学之偏,弥补法律的不足。法律只能制裁已经以身试法的人,佛学却能防患于未然,教化人的心灵,使人诸恶莫作,积极向善。佛教善于分析人的烦恼产生的根源,使人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动机。比如人生八苦,比如贪嗔痴三毒,都让人看清活在世上到底是什么在困扰着自己的内心,从而对症治疗。

    修习佛学的人,内心是祥和的,即使有烦恼,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表现在脸上,就能让整个人呈现出宁静祥和之态。修习佛学也会让人内心强大起来,仿佛有了最强有力的靠山,那个靠山就是佛,心不静的时候,念诵佛号或佛经,能让人逐渐平静下来,常常诵读佛经,内心的力量逐渐积累,就会比其他人更为坚强。有人说,我即使不修习佛学,我也是善良的,但是普通人的善良往往只针对自己关心的人,或是自己的小圈子,而佛教的慈悲,是对世上众生的慈悲,是大善,这个差别就很大。只针对一小拨人做好事,当然也会有福报,但是那个福报也是有限的,如果能将芸芸众生都看成自己的至亲好友,都善待他们,这个福报将会是很大的。长期积累下来的福报就会体现在你的事业、家庭、交际圈中,那自然做什么也都会顺风顺水,那时人的烦恼就自然会减少许多,还会有抑郁症等心病吗?

    可能每日的生活琐事让大家很少有时间去关注内心,去发掘自己的觉知力,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力。什么是佛呢?上面也说了,众生都是佛,只是有的人悟了,有的人还没悟而已。采用正确有效的修行方法,就能让人更快摸到修行的法门。

    佛家的心理治疗的具体做法有很多,姑且举以下三种为例。

    1. 诵念佛号。诵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佛号,能帮助我们觉悟自心、引出内心的佛性,开启智慧,达到极乐世界的彼岸。

    2. 静虑。经常静坐冥想能减轻生活的压力,缓解精神紧张。冥想是把念头集中在一个物体上,通过向内的探索激发出人蕴含的心灵潜力,释迦牟尼就是在静坐冥想中成佛的。冥想能够提升人的幸福感,科学家也认为,冥想有望用于治疗创伤后精神失调,这种病的病症包括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情绪麻木以及过度警觉等。

冥想最好选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来进行,这样能很快放松精神,清空头脑,进入冥想状态。冥想之前可以先深呼吸,然后让呼吸保持平稳。进行冥想时心神如果有些游离,也没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心神就会安定集中,之后把心念集中于一点。开始练习可以时间短一些,次数少一些,慢慢增加次数和每次冥想的时间,练久了就会见到心理调节的效果。

    3. 数息观。数息观的修法即观呼吸的出与入,然后很专心地看着呼吸的出入,这种静静数着自己呼吸的修行方法能让人在焦虑中平静下来,调节情绪。初学数息观时,杂念多的人最好是在心里从一数到十,呼一口气的时候数一,呼第二口气时数二……从一到十能够数五圈而不乱,就是心比较静,杂念较少了。当心已经很静时,甚至能很明显地察觉到自己的呼吸的长短、强弱、冷热的变化,这时你的数息观就是修到一定程度了。除以上这些调适心理的方法,佛家还有许多修行妙法,都需要循序渐进来修行,当你决定潜心修习之时,也就为自己找了一条通向快乐的通道了。

 
佛家:养生大道 (和讯 读书)

佛家养生大道 在线阅读,京东读书

张其成国学养生系列之一:《黄帝内经》养生大道

张其成国学养生系列之二:《易经》养生大道

张其成国学养生系列之三:道家养生大道

张其成国学养生系列之四:佛家养生大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