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是个难琢磨的东西
(2013-05-15 23:28:40)
标签:
精神精神卫生快乐人生张其成 |
分类: 杂文趣事 |
由《精神卫生法》的实施想到的
作者:撒哈拉
知天命之年同学聚会,让大家感触良多,最让人嘘唏的是已有几个人再无法参加这样的聚会,他们的少年形象永远留在大家的记忆里了。英年早逝的同学中有两个人让大家又谈起,他们俩截然不同: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一个强壮一个瘦弱,一个沉默寡言一个快言快语。但他们有一个共同地方,都患上了精神疾病,最终都过早地走上了黄泉之路。
回想起来,那个女同学,灵牙利齿,说话从不让人,对所有的人都警惕,每每有谁触碰了她,嘴一张话就刀一样甩过去。那个男生,是全校有名的大力士,上肢绝对发达,有《第一滴血》蓝博式的肌肉块,双杠单杠玩得上下翻飞。可他却远离男生羡慕的目光,很少与人共享运动带来的快乐。后来,不约而同的在文革动乱的年代因爱情精神受损,一个更加烦躁,一个更加不语,都离家出走,最后都进了精神病院。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每天每日都生活在受人歧视的目光之中度过。他们在精神上受疾病的摧毁,他们也摧毁着他们的生活环境,摧毁着家人。可想而知,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会受到无法想象的困扰。男生孤独一生没成个家,父母都被拖得心力交瘁,随着儿子的逝去,也离开了人世。女生倒是结了婚,但丈夫、孩子都如惊弓之鸟般地生活在紧张的环境中,没有一点安宁,后来家破人亡。
做了新闻工作,有机会进入精神病院采访,看到的是更多像他们一样的人在治疗。才知道,得精神病也像得其它疾病一样,患者是个比较庞大的群体。据统计,我国重性精神病患者大约已有1600万人。
查阅资料了解到,从早在16年前,世界精神病协会年会就提出,人类已从“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心理疾病已成为21世纪的“世纪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敌人。最近,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21世纪心理治疗将是人类战胜疾病的最重要手段。
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说明现代社会精神疾病激增的原因,外在的是社会压力加大,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包括一些噪音、光污染,另外还有人际关系处于紧张。内在的就在于心理的失衡,最重要是精神家园的远离,缺乏精神支柱,缺乏及时地心理调整。内在和外在这两个原因,构成的精神疾病,其根本就在于内外的断裂,在于心理和心灵的缺失。
在春夏季节转换的“五一”,一个新的法律开始实施了,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这部法规,不仅让我想到患了精神病而逝去的同学,更让我让想到,常见于媒体上的抑郁大学生跳楼的频发、精神病当街杀人的耸人听闻,还有多起健康人“被精神病”揭开的惊天黑幕,当然,这些不仅是精神病本身的问题,是由精神病引发的社会问题。
专家提示,《精神卫生法》的出台能有效地防范“被精神病”,除些之处,还强调了重性精神病人的医疗权利、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问题、公共安全和强制治疗问题。这些专业内容都是法律工作者研究和执行过程中应当细致考虑的。我以为,人们的精神疾病也和其它疾病一样,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健康不仅仅是肢体、脏器的健康,精神健康同样重要。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精神健康远远重于身体健康。不仅是患了精神疾病的人要受到重视,每个人有关烦恼、忧郁、困惑、苦闷、迷失等等不健康的心理,同样都得到重视。不健康的心理得到及时调整,我们的内心就会充满阳光。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阶段,人们年龄在逐渐延长,五六十岁正精力充沛,很多七八十岁的人依然健康,古稀之年只能是旧称了。看看已经进入中年的同学们,虽然彼此相貌有了差距,但令人惊叹有几个人竟然还保留着少年时模样影子,岁月当风吹过。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还像年轻时一样笑声朗朗。他们之所以能留住青春,抵御社会的风雨,延缓了岁月的侵蚀,这和他们心情愉快、精神健康有很大关系。
人生的最高目标是心情愉快。拥有快乐,就等于拥有健康。让自己的心灵时时充满快乐,这是老同学们的共识。
(番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