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洗髓:脱胎换骨(东方早报)

(2013-03-09 18:14:45)
标签:

养生

佛家

洗髓经

张其成

分类: 养生之道

   洗髓:脱胎换骨

   养生就是养成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起来不外乎“精、气、神”三个层面,并不困难。可是反观社会现实,太多人没能做到。

  为什么呢?除了社会现实、文化氛围等深层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洗髓”。这个“洗髓”不是用肥皂水洗涤骨髓、脑髓,也不是用什么思想信仰“洗脑”,而是一种对养生整个思维逻辑体系的洞察了悟,也就是所谓的“洗髓伐毛”——要在思想上、行为方式上脱胎换骨。而对“洗髓”论述较详尽的著作,当然要推佛家养生典籍《洗髓经》了。

  《洗髓经》相传是达摩老祖在嵩山少林寺传下来的,其真实性现在还没有考察清楚,不过这并不影响其对今人养生“洗髓”的借鉴价值。

  《洗髓经》总共分《总义》、《无始钟气》、《四大假合》、《凡圣同归》、《物我一致》、《行住坐卧》、《洗髓还原》等篇,从总纲到细目,一层一层地说明了如何“洗髓”。

  《总义》大约在于说明《洗髓经》的目的、意义和核心理念。就目的而言,不能把“洗髓”单单理解为练功强身健体,根子上还是要觉悟人生,比如其中说“大众咸鼾睡,忘却生与死。明者独惊醒,黑夜暗修为”,就是警示世人努力去做“明者”,而“明者”的目标则是“得了涅槃意”,即通过《洗髓经》的修习得到大欢喜、大圆满。

  而《洗髓经》的核心理念或者理论原点,我们不妨称之为“空”或者“虚”,比如其中说“心空身自化,随意任所之”,又说“一切惟心造,炼神竟虚静”,还说“惟虚能容纳,饱食非所宜”,都落在“虚空”上。即心要了悟而至虚静,身体也要保持虚而能容的状态,再具体一点就是心要“谦和”,身要“柔弱”。

  《总义》中还介绍了《洗髓经》的修习原则,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持续地精进修持。比如要“常惺惺不昧,莫被睡魔拘。夜夜常如此,日日须行持”。在一些重点时间点上更是不得有丝毫放松,比如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子午卯酉(相当于一天中的“二分二至”,即正午、子夜、清晨、傍晚)更是要修持练功。

  接下来的《无始钟气》、《四大假合》、《凡圣同归》、《物我一致》四篇都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阐述《洗髓经》的理论体系。比如《无始钟气》说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脱离不开“理”和“气”,只有领悟了“理”和“气”的道理,才能够修习《洗髓经》。如果说《无始钟气》中讲的是本源论问题,那接下来的《四大假合》就讲生成论问题,宇宙万物的本源都是“理”和“气”,然后元气开始“化作水火土”,于是有了风霜雨雪,天地万物,也生成了人。

  在《洗髓经》看来,人和万物是“理”和“气”生成的,终归也会回归到“理”和“气”,所以,对现象界的各种形质不必太过执著,因为“真假浑无际”、“真与假不二”。

  到《凡圣同归》、《物我一致》篇大致相当于《洗髓经》的认识论,本来凡夫俗子和圣贤是一样的,万物和我也是一样的。但是,俗人的表现和圣贤不同,和有灵气的动物(龟、鹤、糜、鹿)也不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俗人没有“悟”,没有“见性”,还没有开智慧,所以会“为身口累”,被无休歇的幻境所羁绊。基于这样的认识,《洗髓经》劝诫世人要“收放心”,使自己的心清净,而方法之一就是“去嗜欲”或“绝嗜欲”——不要被感官刺激、欲望所控制。

  到《行住坐卧》篇内容就落到生活实践上来了,不过这种落实是在前面几篇思想的指导下落实,前面的“洗髓”偏重观念、心灵层面,接下来的“洗髓”偏重行为、身体层面。行,要踏实稳重,不要着急,就像盲人没有拐杖时那样缓慢地、一步一步谨慎踏实地走。这种“行”,不仅仅是走路,更是一种心态,就是要慢下来、稳下来,安详起来。住,就是停住,要像面临悬崖的马那样,停得果决坚定。这也是一种修习心态,和修习“止观”是一样的。坐,要端庄(即调心,存心端正肃穆),要“闭口”、“藏舌”(即调身,不噼噼啪啪说个不停),要“调息”,使“息息归元海”(即身心并调,呼吸属于身体,而“归元海”则是用心念引气下行到下丹田)。卧,也就相当于练习睡功,睡姿屈曲,和孔子所谓的“寝不尸”有殊途同归之妙,都是要身体自然放松,睡眠时不可以让身体处于紧张、拘谨、僵直的状态,然后两手扪摩肚脐部位(中医所谓的“神阙穴”,是生命之神出入的门户),还要按摩睾丸(睾丸在中医被称为“外肾”,按摩睾丸也就是补肾、养肾,而肾又是人身阴阳之根所潜藏的地方)。

  最后的《洗髓还原》篇大致相当于起势、收势和一些修习注意事项,比如把手搓热后干洗脸,收功徐徐站起,稳步缓行等。注意事项包括晨起就修习吐纳、排空二便等等。最后归纳起来也就是“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有此四少,长生可了”。

   东方早报2013-3-9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3-03/09/content_74377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