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Style和中医Style(东方早报)

(2013-03-02 11:37:52)
标签:

中医文化

流行音乐

神曲

张其成

分类: 中医文化
    回顾2012年给我们的记忆,在“流行”这主题词下,很多人会想到韩国的“神曲”——《江南Style》。继《江南Style》成功之后,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Style”纷纷出炉,但是再也没有出现一个比“鸟叔版”更火的Style——正印证了画坛一代宗师齐白石老人的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江南Style》创造了流行音乐传播上的一个奇迹,各种想要、需要传播的事物、行业不由自主地开始研究《江南Style》的成功之道。2012年年初,我获得了一个“国际中医药传播大使”的殊荣,近些年来也归根到底也就是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工作,我是否必须学习《江南Style》呢?

  学习肯定是有必要的,这里我先总结一下各路专家分析出来的《江南Style》成功之道,大约可以归纳为技术、包装、营销、内容4个要点。中医药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时,可以不可以“江南Style”,这需要揣摩、考察。

  首先,第一条技术层面值得借鉴,中医药虽然从遥远的过去走来,却也扎扎实实地活在百姓当下生活中,完全可以借用现在的科技做到立体化呈现,变得有声、有图、有情景、有故事。包装当然也可以借鉴,中医药文化有必要回应当下的“流行”,表达形式可以更通俗一些,更让人爱亲近一些。第三条营销也可以借鉴,中医药文化传播也可以“炒作”,可以请“意见领袖”率先消费、评价、转播。

  唯独第四条,中医药文化不能模仿《江南Style》。诚然,传播中医药文化要想取得成功,需要表达群众的心声,比如大家想讽刺富人,你就要帮大家痛快地讽刺富人,大家想吃个什么成本很低的东西就百病全消、长命百岁,你就要告诉大家心安理得地吃这个“神物”的充足理由。但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却不能偏离目标,为了传播而传播,中医药文化归根到底是为健康服务的,而不是为了改善娱乐、促进消费。

  而且孙思邈说:“人命至重,有逾千金”,中医药文化里技术层面的内容,多多少少有点门槛的,不是某些“赤脚医生”内心认为的——银针刺穴,拣肉厚的地方扎下去就有效。

  当今公民媒体时代,美国研究媒介传播的学者忧虑地发现,文化消费中存在广泛的同质化现象,即假如我喜欢娱乐的、搞怪的,严肃的、认真型的我会习惯性抵制,压根儿不会去了解它。这样一来,就造成我们的知识世界会被“偏见”绑架,失去发现、了解其他类型信息而打破信息不对称僵局的机会。

  因此,在我看来,中医Style还是要有自己的“范儿”,可以利用技术,不能失掉灵魂;而广大消费者,也有必要自觉审视信息选择偏好所带来的问题,跟风消费的同时保持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发表于2013-03-02 《东方早报》

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3/3/2/95464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