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拿什么补心肝儿:《周易》思维与逻辑漏洞(东方早报)

(2012-11-25 16:25:29)
标签:

养生

周易

五行

动画片

张其成

杂谈

分类: 养生之道

 

http://www.dfdaily.com/images/s-logo_14.gif 张其成 发表于《东方早报》2012-11-24

 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2/11/24/898956.shtml

    近段时间,我主持编写中医界第一部动画片——百集中医动画系列片《葫芦响叮当》,为了更好地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去想,一位参加编写的老师想了一个很有“喜剧”效果的场景:中医认为羊肉是热性的,吃多了会上火;可是孩子想吃羊肉,于是把羊肉塞进冰箱冻起来,说:“这样就不热了,不会上火了。”

  无独有偶,近日有同学告诉我,一位“粉丝”甚众的营养师发微博用同样的思路对中医开火,他从“勘误”和“打击伪科学”的高度批评所谓的“红苹果补心,青苹果补肝,黄苹果补脾……”说法,认为这是“典型的中医句式”。

  不难想象,如果把羊肉冻起来之后,还是没能吃到可口的羊肉,小孩子估计是会很生气的!当“熟练掌握”“红色补心、青色补肝……”的规律之后,却无奈地发现还是搞不清五彩椒补什么,即便是训练有素的营养师,也会感到很挫败的!

  那么,为什么“中医”会闹这样的笑话?又为什么我们这些正在研究、学习中医药的人会不认可这类笑话?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或许还要回到《周易》的思维。

  我们先把这两则“笑话”简化,以便考虑得更清楚。

  第一则:

  羊肉是热的。

  热的会上火。

  所以,吃羊肉会上火。

  如果,冻羊肉不是热的。

  不热的不会上火。

  所以,吃冻羊肉不会上火。

  第二则:

  红色食物补心,青色食物补肝……

  红苹果是红色食物,青苹果是青色食物……

  所以,红苹果补心,青苹果补肝……

  一眼看过去,感觉很合“逻辑”。实际,即使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这两个推理过程也犯了错误,存在偷换概念。

  “羊肉是热的”和“冻羊肉不是热的”这两个判断句都是正确的,但是,其中的“热的”却不是一个东西。而在第二则笑话中,“红色食物补心”和“红苹果是红色食物”这两个判断也都是对的,但是,其中“红色食物”却不是一个东西(表面看来,“红色食物”和“红苹果”是大概念和小概念的关系,实际在中医学语境下,完全是不同类的两个概念)。

  我们翻开中医药著作,可能会发现里面谈到颜色的内容很多,但是和五脏联系起来的一定只有五种——青、赤、黄、白、黑,只能是五种,少一个不行,多一个也没有。因为,这时的五色不仅仅是五种颜色,更是五行——木、火、土、金、水,青色补肝、酸味补肝、春天补肝等等,都不仅仅是具体的某个东西补肝,他所说的本质是五行中的木属性的东西和肝相应(至于某个青色、酸味的具体东西是补肝,还是泻肝,则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分析)。

  事情就这么简单,当我们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大多数人不会觉得这里的“一、二、三”是数数时的那个一、二、三,尽管它们从外形到声音都完全一样。而当谈及食物的寒热温凉、五行归属时,往往就会遗忘这种最基本的区分。为什么呢?我觉得归根到底是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理解,也就是对以《周易》为代表的模型思维缺乏基本的理解。

  《周易》模型思维有一个基本假设,即世界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然后将动态属性、功能关系、行为方式相同、相近或相互感应的事物归为同类,进而按照这个思路去猜测、类推其他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的“象”思维过程。

  而五行、五方、五色、五脏等等,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出来的“象”,而且千万不要以为属于某一个“象”的具体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观测资料的丰富,不断会有新的具体事物纳入,也不断会有旧的具体事物被调整到其他“象”里去。

  还是回到羊肉、苹果这具体的事物,假如某一天我们面对着全新品种羊肉、苹果,我们还能说“羊肉是热的”、“an apple a day, the doctor away”吗?我想不管是中医学,还是现代科学,都需要更新认识,比如用《周易》的模型思维更新“象”的数据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