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可以读得不多,但经典是必读的

(2012-01-07 19:19:02)
标签:

读书

经典

国学五经

国学修心

张其成

分类: 大易之道

书可以读得不多,但经典是必读的

书可以读得不多,但经典是必读的

——访国学修心倡导者张其成

http://a.xhsmb.com/html/2011-09/30/content_33668.htm

本报记者 石海娥

    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张其成的:张其成,著名医学家李济仁、张舜华夫妇的后代。他是著名医学家、哲学家、教授,同时也是著名的国学专家,养生专家,书法家,国学修心倡导者……在记者和张其成就上述头衔进行沟通时,他说,“虽然我创建了‘中医文化’这个学科,但我真的不是医学家。‘国学家’这个头衔,我觉得我马马虎虎算得上,但就我本人而言,最看重的是‘国学修心倡导者’这个称呼。因为这和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息息相关。”一直致力于国学推广事业的张其成很健谈,言语之间充满智慧与幽默,虽然谈了很多关于《易经》以及国学的话题,但这些内容听起来并没有让人觉得沉闷和迷惑,反而有茅塞顿开之感。

    张其成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在采访中,不断有电话和同事找他,每次需要接电话或者处理事情的时候,张其成都会先对记者表示歉意,并无奈地表示实在是有一些事情脱不开身,才导致采访一再被打断。

    讲座主干鲜明

    张其成从十一二岁就开始接触《易经》,并深深被其吸引。“我的父亲在‘破四旧’的时候收藏了很多珍贵文物,尤其是一些大家的字画和一些线装书。”这些让张其成着迷不已。他说,“学什么也是讲究缘分的,尤其是家传和师承。”在这一点上,张其成似乎天生就具备了这些条件,因为他的母亲张舜华是“张一贴”的第14代传人,而张其成又作为长子继承了母亲的衣钵,成为了“张一贴”的第15代传人,这些似乎都注定了张其成天生就要走中医这条路,同时也为他日后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打下了基础。

    一直坚持提倡“国学修心”,并对养生、佛道释和现代中医等课题都有研究的张其成,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以讲座的形式在北大、清华为企业家们讲述国学,现在张其成已经在15所大学里进行过国学讲座,并多次被邀请参加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的节目主讲养生和修身之道。

    今年7月24日,张其成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讲解“易经与人生”时,由于听众太多,数百位无法入场的听众强烈要求张其成再演讲一次,因此他只好于28日在新加坡科艺公司四楼会议厅又进行了第二场演讲“易经与养生”,两场讲座现场气氛均十分热烈,掌声、笑声不时响起。听过张其成讲座的听众在微博给张其成留言,评价其讲课的风格诙谐幽默、轻松易懂。

    怎样才能将深奥的东西讲解得人人都听得懂?张其成说,“中国有句话,‘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是智慧,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是知识’,我之所以能讲得轻松易懂,主要得益于我熟读《周易》,在掌握了‘易’这个主干后,即使再深奥的知识也能化繁为简。”

    今年,张其成又发起设立了“张其成国学基金”,并拿出自己积攒的100万元稿费和讲座费作为这一基金的启动资金。据了解,该基金致力于中国少年儿童品德的培养。

    张其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培养下一代至关重要,我们要用国学打造‘有爱心、有健康、有快乐、有智慧’的下一代。”基金成立后,张其成先后做了几件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少儿论语修心夏令营”,这个夏令营主要围绕诵读《论语》、学习传统礼仪、参观体验中医药文化等内容进行。旨在帮助孩子们在少儿时期奠定传统文化基础,将来为弘扬国学国医作力所能及的贡献。此次活动除路费外全部由“张其成国学基金”提供资助。

    从开始筹备到结束,该夏令营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让张其成非常欣慰。“我会将这个基金一直做下去,今年只接收了6~16岁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明年开始也会接收大学生了,现在我已经和人民大学达成了基本合作意向。”看得出,张其成对自己的这份事业信心满满。

  图书很有现场感

    张其成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其研究方向也很多:一是易学哲学研究,并主编了第一部《易学大辞典》和《易经应用大百科》;二是中医哲学研究,并主编了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第一部中医哲学教材《中医哲学基础》;三是中医文献研究,在此领域之内,张其成主编了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医古文》以及配套教材《医古文译注》;而养生学研究也是张其成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该领域中,张其成的著作更是不胜枚举。

    现在很多人一谈起养生,就本能地想到吃,这让张其成皱紧了眉头。“其实养生最重要的是静下心来,慢慢养,不能急功近利。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实用的原则。”为了诠释养生的真谛,张其成于近期先后推出了两本新作——《道家养生大道》和《张其成精气神养生法》。前者对道家“吃”与“不吃”两大长寿法门进行了揭秘,后者则引导现代都市人回归儒、道、佛、医的智慧,养好“精气神儿。”

    在谈到这两本新作时,张其成表示了对目前养生图书市场现状的担忧。“前一段时间,我在外地出差,接到新华社和我沟通采访事宜的电话时,听闻有24本畅销养生书因为编校质量不合格而被要求回收销毁,这的确挺让人遗憾。当时有人问我为什么我的养生书全都安然无恙?我回答说,因为我从来不‘乱’,我的书都是分系列的,而且我一直坚持专业的书就交给专业的出版社去做。”的确,细看张其成的著作,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著作是分系列、成系统的。他的“易学系列”共6本,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养生系列”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和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经典解读系列”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我的书很有‘现场感’,”张其成笑言,“我的讲座和写作是一体化的,我的著作就是我讲座内容录音的系统梳理。”张其成认为,讲座和写作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但写作比起讲座来其系统性更强,知识上更深入、更细化。张其成认为,不管是讲座还是写作,最重要的是都要有主线,然后触类旁通。

    除了看书,张其成还有读报的习惯。在采访的过程中,有同事来给张其成送他订阅的报纸,记者看了一下,是《光明日报》和《中国中医药报》。张其成说,这两份报纸是他在日常工作中必读的两份报纸,《中国中医药报》就不用说了,这是一份专业报纸,而《光明日报》是一份知识性报纸,很值得一读,希望大家都能用心去读一读。

    对图书馆事业颇有感情

    做了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的张其成对图书馆颇有感情,“我很喜欢图书馆,也想继续担任馆长这一职务,但因为学校的轮岗制,我已经做了两届馆长,不能再继续担任了。”在图书馆的馆藏方面,张其成认为,“一定要有线装书,尤其是经典的。”对于现在图书馆事业的多媒体趋势,他认为,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只有图书馆的资源更加丰富,才能吸引更多读者的到来。“读书实际上是和自己的人生对话,图书馆就是你和自己人生对话的场所,读书就是丰满我们人生的一种经历。”说起阅读,张其成表示,千万不要抱着怀疑的心态进行阅读,而要带着“为什么”的心态进行阅读。

    张其成认为,我们国家目前在图书馆的管理方面是有一定问题的,把人搞得很累。事实上,现在很多其他国家的借还书都是自助式的,他们提倡“开放式管理”“自主式管理”,这样就可以把工作人员给解脱出来。那么解脱出来的人干什么呢?他们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所研究:一是思考我要进什么书?二是思考我这些书怎么展示才最好?怎么把图书分类分得更合理,哪个空间摆放哪种类型的图书才最好?三是怎样让读者对图书的利用最大化?当然,对于图书丢失这个问题,张其成认为,大多数的读者还是很自觉的,我们要给读者以充分的信任,更何况我们还可以配备监控系统。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张其成借由本报的这次采访向读者传达一个他的期望,“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读中华民族的一些经典之作,书可以读得不多,但一些经典是必须要读的,而且最好读原文,慢慢读,通过阅读这些经典可以让我们受益终身。”

    记者看到,在张其成的办公室里挂了几幅他自己写的字,字是柳公权的柳体,张其成说,柳体的风格就是瘦、有骨气。他希望,我们每个人也能修炼出自己的精气神和骨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