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易国学院(总第六期)《黄帝内经》特训营圆满闭营

(2011-11-24 09:06:12)
标签:

国学

中易国学院

黄帝内经

张其成

杂谈

分类: 国学教育

 转自张其成国学网:www.zhangqicheng.com

 http://www.zhangqicheng.com/a/zuixindongtai/2011/1031/1939.html

 http://www.zhangqicheng.com/a/zuixindongtai/2011/1031/1938.html


中易国学院(总第六期)《黄帝内经》特训营圆满闭营

中易国学院(总第六期)《黄帝内经》特训营圆满闭营

 

中易国学院(总第六期)《黄帝内经》特训营圆满闭营

中易国学院(总第六期)《黄帝内经》特训营圆满闭营

中易国学院(总第六期)《黄帝内经》特训营圆满闭营

中易国学院(总第六期)《黄帝内经》特训营圆满闭营


中易国学院(总第六期)《黄帝内经》特训营圆满闭营

   由张其成先生亲任院长并亲自授课的中易国学院第三期(总第六期张其成弟子班)国学研修班,2011年 10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大钟寺四合院成功举办“《黄帝内经》原文解读”特训营。这期国学班是张其成先生系统讲授国学五家经典、十门课程的总第六期国学班。由一位老师系统讲授易、儒、道、禅、医五家经典并已成功开设六期研修班,目前在中国据悉只有张其成先生一人。

      此次《黄帝内经》特训营是总第六期国学研修班的第6次课程。《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这一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课程吸引了30余位同修前来。
我国首位黄帝内经博士后、著名中医文化养生专家张其成教授为诸位同修倾心解读《黄帝内经》经典,讲述“怎么不得病”的秘诀,养护人身三宝精气神;轻松辨明自身体质,寻找最合适的养生方法;防治“七情”内伤;十二时辰经络养生;春夏秋冬养生精髓……课程结束后,各位同修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张教授的解读下,我们逐渐明白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一个快乐的人生、一个完美的人生。”“《黄帝内经》的确是一部流传千古的养生宝典。在张教授的精彩解读下,我突然悟到养生其实很简单!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治未病’其实是最先进的健康理念”。
此次课程采用《黄帝内经》线装宣纸书作为教材,版本为《黄帝内经》善本。学员们纷纷表示“手捧线装宣纸书,听张教授讲授先贤的养生之道,原汁原味而又独具匠心的授课方式拉近了现代人与经典的距离,让我们深深陶醉于国学的魅力。”
10月30日,为了在实践中体验中医养生的奥妙,中易国学院安排各位同修在三艾堂进行中医针灸体验,独具特色的体验让参与者回味无穷。
至此,为期三天的中易国学院黄帝内经特训营圆满落下帷幕。

张其成杏坛开讲《黄帝内经》养生大道

 2011年10月30日,三艾堂国医馆杏坛再度开坛讲学,中易国学院来自全国的各界精英学员齐聚一堂,聆听国学大师张其成教授详细讲读《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养生智慧。
    中易国学院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师带徒式国学院,由著名国学专家张其成教授亲任导师,并以“师带徒”的形式在全国选招“弟子”。以导师制、修炼式的教学方式,传授国学精华,修炼国学功夫,游历国学圣地,引导弟子开启健康、快乐、智慧的人生大门。
    在上午的日程中,三艾堂国医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各位学员嘉宾,学员们听取了助理总裁刘群华先生关于三艾堂国医馆的产品介绍,并亲身体验了三艾堂提供的免费问诊和特色灸疗服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和参,医馆坐诊专家团队有针对性地向学员们提出了个性化的中药、理疗、灸疗等调理建议,帮助学员们解决多年的健康问题。
    下午授课正式开始,张其成教授并未急于向学员们讲解《黄帝内经》的条文,而是带领大家用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练习了两套功法:周天功和经络拍打功。实用而有效的功法让学员们感受到传统中医的神奇。接下来张教授详尽讲解了《黄帝内经》的几篇重点篇目:《异法方宜论》、《移精变气论》、《本神》和《经脉》。张教授深入浅出、轻松幽默、旁征博引、实用性强的授课方式让学员们耳目一新。
    在轻松的氛围中,一天课程圆满结束。学员们在三艾堂国医馆古朴幽雅的环境中完成了国学的修习,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