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就是炼丹炉鼎(《东方早报》)

标签:
养生乾坤坎离内丹炉鼎张其成杂谈 |
分类: 养生之道 |
人身就是炼丹炉鼎
http://www.dfdaily.com/images/s-logo_14.gif 作者 张其成
发表于2011-11-19
《东方早报》2011-11-19
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1/11/19/699674.shtml
要想“窝冬”窝出健康的身体来,就要跟我们聪明的先贤学习了。我们中国的古人提倡“常欲小劳”,身体应当适当活动,但是不要让身体太疲劳,这是总原则,春夏秋冬都适用。不过古人的“小劳”是有讲究的,古人锻炼方式要讲“精气神儿”,这就不仅仅是动作到位不到位的问题了,还包括了精神、思想到不到位、情绪状态到不到位的问题。形体动作的要求是养精、炼形,精神、情绪的要求是养心、炼神,这两个方面很好地配合起来,就能做到健康长寿(古人的说法是“长生不老”)。怎样让形体的、属于“精”的东西和精神的、属于“神”的东西在养生时更好地配合起来,在内丹养生中讲得最清楚。
这种元朝、明朝逐渐成熟发展起来的养生修炼学说把人的身体比作一个炉鼎,整个身体就是“炼药”的场所,把“药”炼好了,“药”周流全身,就能健康长寿。炉就是炉子,是生火烧柴的地方,得在身体靠下的地方,是下丹田,也就是坤卦所在的地方;鼎就是装着东西让火烧炼的器皿,得在身体靠上的地方,是上丹田泥丸宫(脑袋),也就是乾卦所在的地方。养生就是“炼药”,也就是练内丹功,“炼药”的时候首先炉鼎不能歪歪斜斜,坐姿要坐端正,要让头部(上丹田、鼎)、腹部(下丹田、炉)端直,以眼对鼻,鼻对心,通身庄严整齐,然后收视返听,万缘俱消。
收拾好炉鼎,炉子里就要加柴火,鼎里面就要放药材,随后才能开始烧炼。鼎(上丹田)、炉(下丹田)里放的是什么呢?泛而言之是“精气神”三味大药,再形象一点来描述就是“坎离”——元精、元神——两个东西,其中上丹田是元神所居,下丹田是元精所居。元精(里面含有元气)与元神(里面也含有元气,一般不提元神里有元气)具有阴阳奇偶相配合、成对成双、上下无常的特点,其中“坎”为元精或元气,“离”为元神,“炼药”就是让“坎离”二个卦里的阴阳感应交合变化。
内丹学认为人在母亲体内的时候还是先天状态,而一旦出生,从第一声啼哭开始,人就从先天状态一变而成了后天状态。先天状态是乾卦在上面,坤卦在下面,后天状态则上面是离卦,下面是坎卦。
内丹学的养生修炼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从后天状态往先天状态返回,“顺”的状态,人正常的生命成长不是会越来越老吗?那么内丹学的养生就告诉人们一种“逆”的方式,不断地往先天方向返回,人不就越来越年轻了吗?这个过程就是“抽坎填离”,把下面的坎卦中的那一根阳爻抽出来,填回到上面的离卦当中去,离卦就变成了三根都是阳爻,也就是变成了乾卦;而离卦当中的那一根阴爻沉降到下面坎卦当中去,于是坎卦就变成了三根阴爻,变成了坤卦了,这就完成了从后天返先天的过程。
这个过程从理论上说起来很容易,也不难理解,实际怎么做到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每个活着的人都是后天状态的,下面都是坎卦,坎卦也代表着肾水,肾水当中有一点阳,怎么才能让这一点阳升腾到上面去?这个功夫需要专门的师傅教,也不太可能自己琢磨着就能练习。我这里只告诉大家一点,肾水中这一点阳什么时候最容易升腾,这是有时机的,而且这个时机很快就到了。阳气什么时候开始动?就是在阳气消退到尽头的时候,阴气旺盛到极致的时候,阳气会突然变得一点都没有了,然后再一阳来复,这个时候是阳气萌动,肾水中的一点阳也会顺应这个规律,所以这个时候升腾它就最容易。就自然界的一年四季而言,冬至这一天是阳气消尽,阴气盛极,然后一阳来复的时机,冬至这一天里又是子时阳气消尽、阴气盛极的时候,所以冬至这一天的子时(晚上12点)最容易升腾坎中那一点阳。但是,内丹修炼就是要“逆”,要通过人的修炼来改变人的命运,改变人的身体状况,改变人必死的趋势,所以这个内丹穴又说:阳气萌动的时机在人不在天,只有功夫修炼好了,身体内外的种种征象表明阳气开始萌动了,就可以开始抽提坎中的阳气,这被称为“活子时”,意思是不是非得等到冬至的半夜子时才是修炼的最好时机,这个时机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