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你如何识别“张悟本”?

(2010-06-04 22:48:14)
标签:

养生

华商晨报

中医养生

张其成

杂谈

分类: 养生之道

养生专家教你如何识别“张悟本”

时间:2010-06-04 来源:华商晨报 作者:杨东城

    □不要因为一个张悟本就谈中医色变,谈养生色变

  □任何一个说吃什么可以代替药物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养生就是找到一种符合自己身体状况的生活习惯

  在5月28日卫生部首次否认了张悟本“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的身份后,记者昨日了解到,沈阳新华购书中心和北方图书城均将其作品《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下架。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市面上大约出现了几千种养生书,而这其中不知还有多少个“张悟本”。

  面对如此密集且质量良莠不齐的养生书,读者如何选择?本报特别请两位科班出身的养生专家为读者答疑解惑。

  中医疗法符合自然,催生了中医养生热

  华商晨报:你觉得是什么催生了中医养生热现象?

  张其成:有一个大背景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了,于是在精神方面尤其是生命健康方面有更多的关注。还有一个小背景,现在的人压力大,竞争激烈,有各种各样的人生困惑,所以人也需要养生。

  那为什么对中医感兴趣呢?中医讲究的是一种整体观念,其疗法平和、符合自然,而且重在调理,不像西医的对抗性治疗,所以就催生了中医的养生热。

  佟彤: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想让自己的生活健康锦上添花,所以就想到养生,这是好现象!

  华商晨报:目前很多的养生书作者都自称是养生专家或养生大师,现在都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中医养生专家?

  张其成:现在很多人称为大师和专家,这都是很不严肃的说法。何谓专家?首先要有系统的训练,科班出身,要有学历。中医,注重家传,这也是中医的特点。出生于名医家庭,从小受熏陶和训练的也可以。

  其次,要有中医养生的实践和成果。这个成果经得起检验,不像喝绿豆汤,吃生泥鳅,都吃出病来了。作为中医专家的观点,要符合中医原理。

  佟彤:至少是正规中医院校毕业的,熟悉中医理论,长期从事养生理论宣讲的,除了有专业,还应该有传播能力。我们专家不少,但不会表达,这不利于养生的发展。

  越特别绝对的观点,杀伤力越大

  华商晨报:一些非专业的养生专家对中医行业有什么危害?带给大众读者的不良影响又有哪些?

  张其成:非专业人士的探索精神是好的,但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说出来的东西往往会误导老百姓,有的讲的特别绝对,越特别绝对的观点,杀伤力越大。这种绝对的观点往往是收视率高,书畅销,起到的不好作用也非常大。

  佟彤:妖魔化中医、妖魔化养生,但中医毕竟几千年历史,这个过程中经历过类似的考验,但仍旧发展至今,可见中医的合理性和生命力,也因此不要因为一个张悟本就谈中医色变,谈养生色变。

  华商晨报:许多流传于民间的饮食养生习惯,据你了解哪些是错误的?

  张其成:张悟本倡导的喝绿豆汤治很多病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再有掐经络治病的观点,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掐经络的。吃生泥鳅也不对,生泥鳅有寄生虫。

  佟彤:任何一个说吃什么什么可以代替药物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企图用一种方法解决一切问题,是不理解养生观

  华商晨报:你怎么看张悟本事件?

  张其成:中医的最大特点是整体思维,不是只看一点,我希望老百姓知道这个事。老百姓一听养生专家说就吃某一个东西就把什么病吃好,这肯定是骗子,这不符合中医原理。中医看病要辨体,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是不同的。有了病不是靠饮食就能治好的,甚至靠药完全能治好的也不对。这都不符合中医的整体思维。《黄帝内经》里讲的很清楚,要想养生至少要从四个方面,饮食,起居,运动,精神。我总结为三个字精气神。养生光靠食物怎么可能呢?这么说肯定不符合中医原理。当然老百姓不懂中医原理,但应该知道整体的意思吧。

  佟彤:主要是电视节目和他出诊的地方给了他平台,同时还有不懂医的、不负责任的出版公司。

  华商晨报:面对如此多的健康养生书,读者应如何选择?

  张其成:现在很多读者都盲从选择,这是因为浮躁的心理。企图从哪一本书上和电视节目上找到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是不可能的,也是对养生观念的不理解。什么叫养生?就是找到一种符合自己身体状况的生活习惯。

  看书看节目辨别真伪,要首先辨别专家,专业科班出身、祖传中医,有实践和成果。我想对老百姓说一句话,有问题找医生,书上专家观点对不对,找个权威的医生就知道了。

  佟彤:作者一定是正规中医院校毕业的,这是个硬性的前提。

  本报记者 杨东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