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其成
张其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7,698
  • 关注人气:2,5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

(2008-05-27 21:55:02)
标签:

宗教

国学

中华文化

柔性管理

杂谈

分类: 国学管理

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

张其成

 

    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从本质上说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标志,从企业的角度看是企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所作出的选择。

    企业深层问题是人的问题。当代企业家意识到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不困难,关键是人心浮躁、对企业的归宿感缺失,幸福指数不高。

    要解决企业的人心问题,就需要建立企业人人都认同的企业文化,这就离不开国学。

    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国学就是要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是海内外无数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国学管理重在人心的管理,柔性的管理。中国历史上不说“管理”,而说“治理”。 “治理”的“治”是水字旁,讲的是柔性、变通;西方的管理,是竹字头的“管”,讲的是硬性、严格。在中国推行西方严密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无疑是必要的,但无疑是不够的。严格的管理制度、硬性的管理方式,是基础性的、低层次的,管理的高层次是柔性管理、文化管理,具体的说就是在硬性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注重柔性的管理,注重文化,注重教化人心,注重视人情,注重变通。

    阴阳应该兼顾,应该互通,我们考察一下中国历史上那些成功的管理者就知道,他们都是“含刚强于柔弱之中,寓申韩于黄老之内”。阳性方面要向西方的管理科学学习,阴性方面一定要向我们的国学学习。

    当代管理者要学习国学的智慧。国学智慧的主干是易学,易学包含了宇宙、社会、人生运动变化的大规律,以及测变、知变、应变的大法则,应当承担起国学管理智慧源泉的角色。再以易学为主干串起儒、道、释、兵、医等国学支脉,共同组成国学管理的宏大体系。这个体系的外围,是国学智慧之“道”统驭下的西方管理之“术”,道之驭术就像大脑支配四肢,两者在体系中相得益彰。

    汉以后国学的三个代表是儒道佛。有人说: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也有人说:儒家讲伦理,道家讲生理,佛家讲心理。这些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分别得太清楚了,所以是不对的。其实三家虽有各自的学说,但在核心观念上却是一致的。按《周易》的话来说叫着“同归而殊途”。

    管理的创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创新,儒家德治和道家道治是亘古而弥新的思想,是柔性管理的典范,所以也必将是管理创新的思想资源。当代企业家应该学习儒家德治和道家道治。从而达到老子《道德经》所提出的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2008年5月31日下午国家图书馆公益讲座

 

www.zhangqicheng.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