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征求意见稿
(2012-07-21 16:32:08)
标签: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征求意见稿教育 |
分类: 安全知识 |
前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 288/SC 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1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从事液态或气态矿藏、煤系或与煤共生矿藏、砖瓦粘土和河道砂石开采的企业。
2
GB 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127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开采金属矿物、放射性矿物以及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冶金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矿山。
3.2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
依据本标准辨识出来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4
符合下列6个条件之一的矿井,即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
(1)水文地质复杂,采掘工程和矿井安全受水害威胁的矿井
水文地质复杂的矿井主要包括以下4种情况:
a)以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井;
b)矿井年平均涌水量达到800立方米/小时以上的矿井;
c)附近或矿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矿井;
d)主要矿床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地形有利于地下水聚集的矿井。
(2)瓦斯矿井
在开采过程中,发现过瓦斯的矿井。
(3)冒顶危险矿井
采空区未经处理或只进行了局部处理,连续采空区体积达到100万立方米以上的矿井。
(4)有自燃发火危险矿井
矿井开采的硫化矿石可能发生自燃,井下有发生自燃火灾的危险。
(5)岩爆矿井
在开采过程中发生过岩爆的矿井。
(6)800米以上矿井
开采深度达到800米以上的矿井。
4.3
4.3.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指数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指数为:
P=[A]·[R]
其中,[A]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指标集,[R]为19项评价指标权重。
[A]={开拓方式C11,开采深度C12,矿井风量C13,是否是三下开采C14,矿井是否是瓦斯矿井C21,矿石是否是有自然发火危险性C22,矿石稳固性C23,围岩稳固性C24,是否有岩爆危害C25,是否超过800米C26,采矿区处理C27,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C28,年平均涌水量C28,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C30,井下炸药最大存放量C31,地面炸药最大存放量C32,井下油品最大存放量C33,近五年内伤亡事故情况C41,矿尘是否有爆炸性C42,近十年内发生重大事故情况C43,井下同时作业人数C44}
[R]=[ri]T,i=1,2,……,21,ri为第i个评价指标权重。
具体的指标和权重值见附录。
4.3.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评价指数与等级对应关系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分为4级,与P值对应关系如下表。
金属非金属矿井重大危险源级别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评价指数 |
7≤P≤9 |
5≤P<7 |
4≤P<5 |
1≤P<4 |
附录:
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评价指标
指标分为5类,共21项,其指标体系见下图。
图1
(1)开拓开采B1
开拓开采指标有6个:开拓方式、C11开采深度C12、矿井风量C13、矿石稳固性C14、围岩稳固性C15、是否是三下开采(指矿井是否是在建筑物下、水体下或铁路下开采)C16。
①开拓方式C11
开拓方式 |
平硐 |
斜井 |
竖井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5 |
9 |
②开采深度(单位米)C12
开采深度 |
D<250 |
250≤D<500 |
500≤D<750 |
750≤D<1000 |
D≥1000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3 |
5 |
7 |
9 |
③矿井风量(单位m3/min)C13
矿井风量是否满足要求,主要考虑矿井总进风量、矿井有效风量率、井下同时作业最多人数、井下柴油设备数量等指标。简化的计算方法如下:
矿井风量合格程度=(矿井总进风量×矿井有效风量率)/ [k×(井下同时作业最多人数×4+井下柴油机设备数量×平均每台柴油机马力数×3)]
上式中k为风量备用系数,可取1.25。为了简便,矿井有效风量率取0.75,平均每台柴油机马力数取150。
矿井风量合格程度 |
W≥1.5 |
1.2≤W<1.5 |
1≤W<1.2 |
0.8≤W<1 |
W<0.8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3 |
5 |
7 |
9 |
④是否是三下开采C16
是否是三下开采 |
否 |
是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9 |
(2)地质和特殊灾害矿井B2
①矿井是否是瓦斯矿井C21
矿井是否是瓦斯矿井 |
否 |
是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9 |
②矿石是否是有自然发火危险性C22
矿石是否是有自然发火危险性 |
否 |
是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9 |
③矿石稳固性C23
矿石稳固性 |
很稳固 |
稳固 |
中等稳固 |
不稳固或极不稳固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3.6 |
6.3 |
9 |
④围岩稳固性C24
围岩稳固性 |
很稳固 |
稳固 |
中等稳固 |
不稳固或极不稳固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3.6 |
6.3 |
9 |
⑤是否有岩爆危害C25
是否有岩爆危害 |
否 |
是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9 |
⑥是否超过800米C26
是否超过800米 |
否 |
是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9 |
⑦采空区处理C27
采空区处理 |
否 |
是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9 |
⑧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C28
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 |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为孔隙裂隙、溶隙含水层,含水小,补给条件差,补给水源少或极少。 |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为孔隙裂隙、溶隙含水层,含水中等,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 |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灰岩溶隙-溶洞含水层,厚层砂砾石含水层,含水丰富,其补给条件好,补给水源充沛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3 |
9 |
⑨年平均涌水量(单位m3/h)C29
单位涌水量 |
S<100 |
100≤S<300 |
300≤S<1200 |
S≥1200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3 |
7 |
9 |
⑩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C30
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 |
采掘工程一般不受水害影响 |
采掘工程受水害影响,但不威胁矿井安全 |
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威胁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5 |
9 |
(3)矿井易燃易爆材料B4
矿井易燃易爆材料指标有3个:井下炸药最大存放量C41、地面炸药最大存放量C42、井下油品最大存放量C41。
①井下炸药最大存放量(单位吨)C41
井下炸药最大存放量 |
Z<1 |
1≤Z<2 |
2≤Z<3 |
3≤Z<5 |
Z≥5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3 |
5 |
7 |
9 |
②地面炸药最大存放量(单位吨)C42
地面炸药最大存放量 |
Y<2 |
2≤Y<4 |
4≤Y<6 |
6≤Y<10 |
Y≥10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3 |
5 |
7 |
9 |
③井下油品最大存放量(单位公斤)C41
井下油品最大存放量 |
K<50 |
50≤K<100 |
100≤K<200 |
200≤K<400 |
K≥400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3 |
5 |
7 |
9 |
(4)其他指标B4
其他指标有四个:近五年内伤亡事故情况C41、矿尘是否有爆炸性C42、近十年内发生重大事故情况C43、井下同时作业人数C44。
①近五年内伤亡事故情况C41
伤亡指标取:20×死亡人数+5×重伤人数+轻伤人数
伤亡人员指标 |
P<20 |
20≤P<40 |
40≤P<60 |
60≤P<80 |
P≥80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3 |
5 |
7 |
9 |
②矿尘是否有爆炸性C42
矿尘是否有爆炸性 |
否 |
是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9 |
③近十年内发生重大事故情况C43
重大事故起数 |
0 |
1 |
2次以上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5 |
9 |
④井下同时作业人数C54
井下同时作业人数 |
J<30 |
30≤J<50 |
50≤J<70 |
70≤J<90 |
J≥90 |
相对危险指数 |
1 |
3 |
5 |
7 |
9 |
2 评价指标权重值
评价分级19个指标权重如下表。
表1 评价分级指标权重
序号 |
指标 |
权重 |
1 |
开拓方式r1 |
0.0161 |
2 |
开采深度r2 |
0.0305 |
3 |
矿井风量r3 |
0.0531 |
4 |
是否是三下开采r4 |
0.0506 |
5 |
矿井是否是瓦斯矿井r5 |
|
6 |
矿石是否是有自然发火危险性r6 |
0.0447 |
7 |
矿石稳固性r7 |
0.0279 |
8 |
围岩稳固性r8 |
0.0279 |
9 |
是否有岩爆危害r9 |
0.1050 |
10 |
是否超过800米r10 |
0.031 |
11 |
采矿区处理r11 |
0.030 |
12 |
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r12 |
0.0758 |
13 |
年平均涌水量r13 |
0.0379 |
14 |
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r14 |
0.1105 |
15 |
井下炸药最大存放量r15 |
0.0356 |
16 |
地面炸药最大存放量r16 |
0.0178 |
17 |
井下油品最大存放量r17 |
0.0365 |
18 |
近五年内伤亡事故情况r18 |
0.0255 |
19 |
矿尘是否有爆炸性r19 |
0.0680 |
20 |
近十年内发生重大事故情况r20 |
0.0127 |
21 |
井下同时作业人数r21 |
0.0509 |
21项评价指标权重和 |
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