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世界的领军人物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散文 |
李永利从小生长在辽宁朝阳县的大山里,淳朴的民风养育了他的身心,美丽的家园滋润他的灵性,从小喜爱绘画、篆刻和雕刻的他,总是在帮助家里干活或学习后的空间,不是在地上用木棍画着,就是找张废纸画着心里的图卷,命运之神气终于为他敞开了艺术的大门,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大学毕业后,本来可以从事自己十分热爱的工作。然而,对核雕艺术的热爱和痴迷,促使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放弃了对名利的追逐,2006年,永利在沈阳的古文化中心,盛京古玩城创建了“天人核依”雕刻工作室。其学生已达50多人。
李永利的核雕作品线条流畅,精细入微,疏密有致。巧妙的布局、构图和纯熟的刀法,使创作主体与核体之间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使人物的个性、气质、神韵定格为永恒。李永利的传统题材创作十分丰富,他的《风雪夜归人》、《教子习字》、《吃水不忘打井人》、《天机不可泄露》、《一本万利》、《逝者》等等作品都寓意深刻,情景交融,人物灵动逼真,呼之欲出。每一枚作品都蕴藏着一段历史典故,使人流连忘返,心灵震撼.
我见过很多核雕作品,也看过很多“大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我认为生命力是很有限的,大多数都是一成不变的传统题材,都是不变的老套作品,没有新的活力,千篇不变的老面孔。然观其永利的作品你可以感受一种摄人心魂的力量,最重要的是他以严格的美术学院的正规训练,加上他刻苦的学习,练就了他特有的“永利”风格,这在中国目前小作坊式的制作中是少有的,用他的学生话来说,李老师的作品不可复制,以为里面太深奥,一般人达不到他的意境和深度。
“天人核依”工作室还有另一层意思,永利有个朋友,他们十几年来一直在一起,走南闯北,一起刻石。一起刻橄榄核,大永利十几岁的大哥在沈阳的天地里一直关照着永利,他们的作品各呈富贵,显示其不同的风格,他们又一起在沈阳的市中心------盛京古玩城租下门市,经营着自己的作品,十几年的岁月彼此没有红过一回脸。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哥得了重症,化疗的痛苦没有使大哥放弃雕刻,每日还在刻苦钻研。一天,大哥很严肃把永利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把十八岁的儿子也叫到跟前,把儿子托付给永利,大哥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也知道永利的为人,大哥说:永利的水平比我高,把儿子交给他,让自己的儿子和他学习雕刻我放心。说到这些,永利的心很沉重,十几年的朋友,如今弥留之际把儿子托付自己,感觉自己的责任更大了,大哥是天,自己是地,大哥真的有一天走了,这“天人核依”隐藏着多少的遗憾啊。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永利挑选了一个质量非常好的橄榄核,用心刻了一只精美的舞蹈鞋,起名为“独角戏”。舞鞋的面上绣着精美的图案,美丽的舞鞋述说着永利对大哥拳拳浓情,在这个世界上,大哥真的走了,只有自己在这生命的舞台上唱着“独角戏”,舞者怎么可以自己舞这“独角戏”呢?说到这里,永利的眼里润着泪花,眼望远方,把感思追忆到与大哥的日日夜夜、、、、、、如今大哥的儿子在永利的工作室多年,其作品也非常了得。
走出“天人核依”工作室,我的心一直不能平静,和永利的访谈里,他一直在抚摩着一块玛瑙挂件,他说这是为母亲买的,母亲就稀罕这玩意。我拿过玛瑙挂件,这是挂在胸前的装饰之物,把它放在眼前,透过阳光,里面的水草丝丝在目,那上亿年火山爆发形成的玛瑙,如同亮丽的水晶,把绿盈盈的小草裹杂在里面,母亲的心如同那水晶般透明,抚育着儿女的成长,母亲用火热的心温暖着自己,小草在渴望里吸吮大地母亲的乳汁,永利在母亲的养育里成长起来,他从大山走了出来,他以自己的德、艺、行走入这艺术殿堂,我相信他的选择,我相信他的水平,他已经是中国橄榄核雕刻领域一颗璀璨的新星,他便是我的朋友-------李永利。
以上作品均为李永利作品
作者: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