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评】灿烂芳华——观京剧《龙凤呈祥》有感

标签:
京剧龙凤呈祥烟台 |
分类: 戏如人生 |
(图为烟台京剧院演出《龙凤呈祥》)
灿烂芳华
——观京剧《龙凤呈祥》有感
二零一五年元宵节前夕,我在家乡烟台的京剧院小剧场里看了一场由烟台市京剧院所演出的传统大戏《龙凤呈祥》。以这出吉祥戏开年,带来火红与喜庆,我想我是幸运的。
想想看,我最早开始接触《龙凤呈祥》这出戏,应该是在电视剧《我爱我家》里。这部电视剧其中有一集名叫《老有所为》,讲得是一个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组要来给傅明拍“老傅的一天”,导演假大空的拍摄手法,搅得老傅同志无法适从,闹出了许多笑话。其中就有一个导演“逼迫”五音不全的老傅唱一段京戏的桥段,而老傅所唱的唱段即是京剧《龙凤呈祥》“甘露寺”一折里最负盛名的“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当然,这段跑了调的西皮流水,在那时并没有引起我半点儿兴趣;后来,直到我喜欢上京剧以后,看了一个关于京剧的纪录片《粉墨春秋》,在最后一集里导演也引用了“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的这段唱,而这次的唱段不是跑了调儿的傅明老人,而是真正的老板,马连良!电视画面上是日渐颓败的京剧,而在我耳畔响起的却是马派的俊逸潇洒,这声与画所引起的强烈对比,引发了我内心极大的震荡,促使我开始关心起这部从民国到今日群英荟萃、久演不衰的名剧《龙凤呈祥》。
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因了大时代的动荡,也因了三国割据的传奇,一直都是京剧传统戏乐于编演的摹本。京剧《龙凤呈祥》也不例外,它是根据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改编而成的,讲得是在三国期间孙权因刘备久占荆州,屡讨不还,于是与周瑜设下美人之计,假意以胞妹孙尚香嫁与周郎,诓其过江,以换取荆州;其计被诸葛亮所识破,让刘备安然过江,与周瑜岳父乔玄说亲于孙权之母吴国太,吴国太在甘露寺相亲,不想弄假成真。尔后刘备招赘东吴,周瑜故意用声色、宫娥羁绊,令刘备“乐不思蜀”。赵云借用诸葛亮所赠锦囊妙计,诈称曹操袭取荆州,刘备求孙尚香同走,孙尚香遂辞别母亲同刘备一起潜逃。周瑜率兵追至江边,熟料诸葛亮早已预备下船只,接应刘备脱险,周瑜则败给张飞,无功而返。这出三国时代的“龙凤呈祥”,在其喜庆祥和的招亲氛围下,实则暗藏着两国交战的勾心斗角与拔剑弩张。比起同为喜结连理的京剧《状元媒》来,《龙凤呈祥》的落脚点并不主要是在男女主人公的情投意合上,而是更大程度描绘了两国的政治意图,也就是说,如果《状元媒》里的柴郡主是自主婚姻的先行者的话,那么《龙凤呈祥》里的孙尚香则是两国交锋的交换品。由此可见,《状元媒》的别名叫《杨六郎招亲》,而《龙凤呈祥》的别名则叫《美人计》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作为一出“群英会”的传统大戏,《龙凤呈祥》依靠着自己所拥有的庞大的三国故事背景,在历代名家不断地扩充和改良下,成为一出百演不衰的经典大戏。其中那些性格丰富、活灵活现的人物角色,给了演员很大的发挥空间,行当齐全,阵容整齐,生旦净末丑皆有用武之地;大段的西皮板式,原板、摇板、流水板、慢板,轮番上阵,丰富异常,其中由以老生唱段“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和旦角唱段“昔日梁鸿配孟光”最为脍炙人口,每每唱来都引得台上台下强烈的互动,使得场内气氛达到高潮;除了板式和唱段的精彩之外,《龙凤呈祥》里《回荆州》一折中孙尚香“跑车”的一段身段也足以令人称道。其中众演员在场上交叉地跑∞字形圆场,这种“编辫子”圆场,最能考验一个演员扎实的唱功和做功,底气足不足,嘴上用不用劲儿,脚下稳不稳,都会成为观众鉴别一位演员是不是真角儿的标准。
我曾经查阅过一些资料,从能整理出的书面资料中我们发现,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1931年)到本世纪今年(2015年)止,这出名叫《龙凤呈祥》的大戏,几乎年年都在上演。其中最早的记录是在1931年的6月9日,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的第一天,在当年这场南北伶人“群星荟萃”的集会上,由梅兰芳和杨小楼两位先生领衔主演了这出《龙凤呈祥》,其中梅兰芳饰演孙尚香,杨小楼饰演赵云,马连良饰演乔玄,高庆奎饰演前刘备,谭小培饰演后刘备,谭富英饰演鲁肃,龚云甫饰演吴国太,金少山饰演张飞,萧长华饰演乔福,姜妙香饰演周瑜,曹毛宝饰演孙权,如此这般的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阵容,现在看起来都仍令人很是激动,我实在难以想象梅先生的孙尚香该有多端庄,杨老板的赵云该有多英威,马先生的乔玄该有多潇洒,金老板的张飞该有多霸气,还有萧先生的丑该有多逗趣……这样的一番“群英会”的场景,也就是想想吧,我们没有杜月笙老板有钱,不能任性!此后《龙凤呈祥》做为开箱戏、义务戏、吉祥戏、骨子老戏,在各大戏院经常上演。而且因了它脍炙人口的特点,吸引了不同流派的加入,例如其中“孙尚香”一角,不仅梅派可以唱,程派和张派也唱,因此在舞台上留下了很多风姿绰约、韵味别样的孙尚香,这些带着不同派别烙印的“孙尚香”,不仅丰富了人物本身的特色,也为观众所津津乐道。
作为一出经典的传统大戏,时至今日《龙凤呈祥》依然活跃在舞台上,成为常演不衰的京剧剧目之一。但是我却觉得,这出戏看似容易,戏保人,一般演员都能顺顺当当演下来。但实则却很难,由于这出戏在当年是“群英会”的戏,它要照顾到每一个角儿,因此里面每个角色的展示机会过于平均,所有的人物几乎都有规定的亮相和绝活儿,想演出彩不容易,其中考验的是演员个人功夫的扎实程度与其对所饰演人物的心理理解能力,所以说,想要演好这出戏,博得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散戏了,我走出了戏院,站在寒风瑟瑟中,我看见了马路对面的天后宫,一对儿“双龙戏珠”静静地站立在天后宫绿色的琉璃瓦上,在黑夜的笼罩下,安静且神秘。我知道,再往后,在这座庙宇的后面,还坐落着一座戏院,就是当年的丹桂戏院,那里华灯初上,芳华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