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传(七)






七
273年五月,晋武帝任命何曾代理司徒。六月二十九日,司马炎不到一岁的东海王司马祗夭折。
五月,以何曾领司徒。
六月,乙未,东海王祗卒。
秋,七月,丁酉朔,日有食之。
诏选公卿以下女备六宫,有蔽匿者以不敬论。采择未毕,权禁天下嫁娶。帝使杨后择之,后惟取洁白长大而舍其美者。帝爱卞氏女,欲留之。后曰:“卞氏三世后族,不可屈以卑位。”帝怒,乃自择之,中选者以绛纱系臂,公卿之女为三夫人、九嫔、二千石、将、校女补良人以下。
九月,吴主悉封其子弟为十一王,王给三千兵。大赦。
是岁,郑冲以寿光公罢。
吴主爱姬遣人至市夺民物,司市中郎将陈声素有宠于吴主,绳之以法。姬诉于吴主,吴主怒,假他事烧锯断声头,投其身于四望之下(《资治通鉴》太始九年五到九月)。
司马祗去世后,七月初一出现日食。
晋武帝下诏,挑选公卿以下大臣的女儿补充六宫,有隐藏的,以不恭敬论处;选美没有结束,这些少女禁止出嫁。晋武帝让杨艳皇后去挑选美女 ,杨皇后只挑选皮肤洁白、身材修长的,舍弃了容貌美丽的。晋武帝看上了卞家的女儿,想把卞氏留下。杨皇后反对说:“卞氏一门出了三代皇后(指曹操武宣皇后卞氏,曹髦的卞皇后【武宣皇后弟弟卞秉的曾孙女,卞隆的女儿】,曹奂的卞皇后【卞秉的孙女】),不能让卞家的女儿屈尊为婢。”杨艳分明在找借口,这让晋武帝恼怒,就自己挑选。凡是中选的女子,就用深红色的纱巾系在臂上。公卿家的女儿封为三夫人或九嫔级别(古代帝王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妃、八十一御妻,共 121人的后妃制度);俸禄二千石的官员以及将校的女儿,补充为良人(嫔妃等级名称)以下的位置。
273年九月,孙皓将十一个侄儿封为王,每个王都配备三千士兵,然后大赦。
273年这一年,晋朝郑冲以奉光公的身份退位。
孙皓的宠妾派人到集市上抢夺百姓的财物,工商局局长(司市中郎将)陈声是孙皓的亲信,他依法处理了这件事。孙皓的宠妾向孙皓申诉,孙皓大怒,找借口烧红刀锯砍下了陈声的头,把他的身躯扔到四望山(现名八字山。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挹江门内,中山北路南侧)下。
晋武帝的泰始十年(274)正月初二出现日食。
春,正月,乙未,日有食之。
闰月,癸酉,寿光成公郑冲卒。
丁亥,诏曰:“近世以来,多由内宠以登后妃,乱尊卑之序;自今不得以妾媵为正嫡。”分幽州置平州。
三月,癸亥,日有食之。
诏又取良家及小将吏女五千馀人入宫选之,母子号哭于宫中,声闻于外。
夏,四月,己未,临淮康公荀顗卒。
吴左夫人王氏卒。吴主哀念,数月不出,葬送甚盛。时何氏以太后故,宗族骄横。吴主舅子何都貌类吴主,民间讹言:“吴主已死,立者何都也。”会稽又讹言:“章安侯奋当为天子。”奋母仲姬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张俊为之扫除。临海太守奚熙与会稽太守郭诞书,非议国政;诞但白熙书,不白妖言。吴主怒,收诞系狱,诞惧。功曹邵畴曰:“畴在,明府何忧?”遂诣吏自列曰:“畴厕身本郡,位极朝右,以噂[口沓]之语,本非事实,疾其丑声,不忍闻见,欲含垢藏疾,不彰之翰墨,镇躁归静,使之自息。故诞屈其所是,默以见从。此之为愆,实由于畴。不敢逃死,归罪有司。”因自杀。吴主乃免诞死,送付建安作船。遣其舅三郡督何植收奚熙。熙发兵自守,其部曲杀熙,送首建业。又车裂张俊,皆夷三族。并诛章安侯奋及其五子。
秋,七月,丙寅,皇后杨氏殂。初,帝以太子不慧,恐不堪为嗣,常密以访后。后曰:“立子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也!”镇军大将军胡奋女为贵嫔,有宠于帝,后疾笃,恐帝立贵嫔为后,致太子不安,枕帝膝泣曰:“叔父骏女芷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帝流涕许之。
以前太常山涛为吏部尚书。涛典选十馀年,每一官缺,辄择才资可为者启拟数人,得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之。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言之于帝,帝益亲爱之。涛甄拔人物,各为题目而奏之,时称“山公启事”。
涛荐嵇绍于帝,请以为秘书郎,帝发诏征之。绍以父康得罪,屏居私门,欲辞不就。涛谓之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况于人乎!”绍乃应命,帝以为秘书丞。
初,东关之败,文帝问僚属曰:“近日之事,谁任其咎?”安东司马王仪,修之子也,对曰:“责在元帅。”文帝怒曰:“司马欲委罪孤邪!”引出斩之。仪子裒痛父非命,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未尝西向而坐,庐于墓侧,旦夕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为之废《蓼莪》。家贫,计口而田,度身而蚕;人或馈之,不受;助之,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裒辄弃之。遂不仕而终。
吴大司马陆抗疾病,上疏曰:“西陵、建平,国之蕃表,即处上流,受敌二境。若敌泛舟顺流,星奔电迈,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县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机,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臣父逊,昔在西垂上言:‘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臣前乞屯精兵三万,而主者循常,未肯差赴。自步阐以后,益更损耗。今臣所统千里,外御强对,内怀百蛮,而上下见兵,财有数万,羸敝日久,难以待变。臣愚,以为诸王幼冲,无用兵马以妨要务;又,黄门宦官开立占募,兵民避役,逋逃入占。乞特诏简阅,一切料出,以补疆场受敌常处,使臣所部足满八万,省息众务,并力备御,庶几无虞。若其不然,深可忧也!臣死之后,乞以西方为属。”及卒,吴主使其子晏、景、玄、机、云分将其兵。机、云皆善属文,名重于世。
初,周鲂之子处,膂力绝人,不修细行,乡里患之。处尝问父老曰:“今时和岁丰而人不乐,何邪?”父老叹曰:“三害不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父老曰:“南山白额虎,长桥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所患止此,吾能除之。”乃入山求虎,射杀之,因投水,搏杀蛟。遂从机、云受学,笃志读书,砥节砺行,比及期年,州府交辟。
八月,戊申,葬元皇后于峻阳陵。帝及群臣除丧即吉,博士陈逵议,以为:“今时所行,汉帝权制;太子无有国事,自宜终服。”尚书杜预以为:“古者天子、诸侯三年之丧,始同齐、斩,既葬除服,谅闇以居,心丧终制。故周公不言高宗服丧三年而云谅闇,此服心丧之文也;叔向不讥景王除丧而讥其宴乐已早,明既葬应除,而违谅闇之节也。君子之于礼,存诸内而已。礼非玉帛之谓,丧岂衰麻之谓乎!太子出则抚军,守则监国,不为无事,宜卒哭除衰麻,而以谅闇终三年。”帝从之。
臣光曰:规矩主于方圆,然庸工无规矩,则方圆不可得而制也;衰麻主于哀戚,然庸人无衰麻,则哀戚不可得而勉也。《素冠》之诗,正为是矣。杜预巧饰《经》、《传》以附人情,辩则辩矣,臣谓不若陈逵之言质略而敦实也。
九月,癸亥,以大将军陈骞为太尉。
杜预以孟津渡险,请建河桥于富平津。议者以为:“殷、周所都,历圣贤而不作者,必不可立故也。”预固请为之。及桥成,帝从百寮临会,举觞属预曰:“非君,此桥不立。”对曰:“非陛下之明,臣亦无所施其巧。”
是岁,邵陵厉公曹芳卒。初,芳之废迁金墉也,太宰中郎陈留范粲素服拜送,哀动左右。遂称疾不出,阳狂不言,寝所乘车,足不履地。子孙有婚宦大事,辄密谘焉,合者则色无变,不合则眠寝不安,妻子以此知其旨。子乔等三人,并弃学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足不出邑里。及帝即位,诏以二千石禄养病,加赐帛百匹,乔以父疾笃,辞不敢受。粲不言凡三十六年,年八十四,终于所寝之车。
吴比三年大疫(《资治通鉴》太始十年一到九月)。
274年正月出现日食之后,闰正月十一日,晋国寿光成公郑冲去世。
正月二十五日,晋武帝下诏说:“近代以来,时常由姬妾登上皇后的位子,乱了尊卑的次序,从现在起,不得以侍妾的身份,出任正宗的皇后。
晋朝分出幽州的一部分,设置了平州(治所在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不久迁到辽宁省辽阳市,与辽东郡政府同城。管辖辽东、玄菟、昌黎、乐浪、带方五郡)。
274年三月初二出现日食。
晋武帝又下诏,召来五千清白人家以及一般政府官员与军官的女儿进宫选美。然而,晋武帝的嫔妃已经很多,好多美女进宫等于守活寡,所以母女的哭声响彻云霄,悲伤之声传到了宫外。
274年四月二十八日,晋朝临淮康公荀顗去世。
孙皓的左夫人王氏去世,这让残暴的昏君十分悲痛,几个月没有出门,葬礼非常隆重。这时,由于孙皓的养母何太后的缘故,何氏宗族专横。孙皓舅舅的儿子何都,相貌与孙皓相似,民谣说:“吴帝已经去世,现在在位的是何都。”会稽郡还流传说:“章安侯孙奋将要成为天子。”孙奋的母亲仲姬的坟墓在扬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豫章太守张俊连忙为孙奋的母亲扫墓。扬州临海郡(治所在今浙江省台州临海市。管辖今浙江省台州市、温州市、丽水市全部及闽北一部)太守奚熙写信会稽太守郭诞,非议国政,郭诞只是上报了奚熙信的内容,却没的提到民间传言“孙奋将要成为天子”一事。孙皓大怒,把郭诞关进监狱,郭诞非常害怕,临海郡组织部部长(功曹)邵畴拍着胸脯保证说:“有我邵畴在,太守您不用发愁。”随后,邵畴对郡里的官员说:“我任职于本郡,达到了高官的地位。我认为人们聚在一起闲聊,本来并不是事实,我憎恨这种捕风捉影的谣言,更不能容忍这样的谣言传到天子那里,所以我想藏污纳垢,不用文字彰显,让人们把话题引向我,使谣言平息下来。至于郭诞那件隐瞒谣言的事,大家默默地乐见事成。这次罪过实在是因我起,我不敢逃避死罪,我会到主管部门认罪。”随后邵畴自杀。孙皓赦免了郭诞的死罪,把他送到扬州建安郡(孙休又分会稽立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造船。孙皓派舅舅何植(时任三郡督)去抓捕扬州临海郡(治所在今浙江省台州临海市。孙亮又分豫章立临川郡,分会稽立临海郡。管辖县八,共一万八千户)太守奚熙。奚熙带兵反抗,其部下杀了他,把首级送到建业。孙皓车裂了张俊,灭了奚熙与张俊的三族;同时被杀的还有章安侯孙奋和五个儿子。
274年七月初六,晋武帝的杨艳皇后去世。
当初,晋武帝觉得太子司马衷弱智,担心他不能继承君位,曾经私下和杨艳皇后商量。杨艳说:“立太子是以长子而不以才德,怎么能改变呢?”镇军大将军胡奋的女儿是晋武帝的贵嫔,受到司马炎的宠爱。杨皇后病重时,担心晋武帝会立胡贵嫔为皇后,将会威胁到司马衷的太子地位。她头枕晋武帝的膝,流着眼泪说:“叔父杨骏的女儿杨芷,既有德又美貌,希望陛下选她入宫。”晋武帝流着眼泪答应了。
晋武帝任命前宗教礼仪部部长(太常)山涛为中央组织部部长(吏部尚书)。山涛负责选拔官员十几年,每当有一个官职空缺,他总是选择几名有才华与资历都相符的人上报武帝,得到武帝意向的旨意后,然后才公开上奏。因此,晋武帝所任用的人,有些并不是最好的人选。大家对这一内幕并不了解,有人就说山涛凭自己的情感选举官员,并禀告晋武帝,晋武帝对山涛却更加信任。山涛甄别选拔的人才,对每一位候选人都进行评估之后上奏,当时的人把这称为“山公启事”。
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向晋武帝推荐竹林七贤领袖嵇康的儿子嵇绍(253—304,字延祖),请求晋武帝任用嵇绍为秘书郎(东汉开始设置,在东观校正典籍。下属有秘书令、丞,掌管文书机要)。晋武帝下诏征召嵇绍。嵇绍因父亲嵇康被钟会诬陷让司马昭定罪处死,所以隐居不出。山涛对嵇绍说:“我为你想了很久,天地四季尚且有消有长,互为更替,更何况对于人呢!”因此,嵇绍答应上任,晋武帝让他当了秘书丞(因嵇绍开始不肯,所以降级)。
二十二年前(252年十一月),曹魏在东关(指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东兴城)战败,晋文帝司马昭问幕僚和下属:“最近这件事的罪责,应当由谁来承担?”司马昭安东将军府里司马(负责司马昭安东将军府里军事)王仪(王修的儿子)回答说:“责任在元帅(指司马昭)。”司马昭愤怒地说:“王司马(指王仪)是想把罪过推给我吗?”于是,把王仪拉出去杀了。王仪的儿子王褒,对父亲死于非命十分悲痛,他隐居传授儒学,朝廷三次征召他没理,公府、州郡七次授职,他也不接受。首都洛阳位于王褒的住地以西,王褒从来不面西就坐。他在父亲的墓旁搭建茅庐居住,早晚攀上柏枝树痛哭,眼泪落在树上,天长日久树因泪而干枯。王褒读到《诗经》中“可怜父母心,生我多辛劳”时,总会泪流不止,他的弟子因此就不敢讲习 《诗经·蓼莪》了。王褒家境贫寒,他计算着人口耕种土地面积,量好身材养蚕制衣。有人馈赠这样的物品他不接受;别人帮助他也不领情。学生偷偷地帮他割麦,王褒就把麦子扔了。他一直到死都没有当官。
吴国大司马陆抗的病情加重,陆抗上书说:“荆州西陵、建平二郡是国家的屏障,地处长江上游,二郡西北两方与敌国接壤。如果敌人用舟顺流而下,那么就如同流星与闪电一样迅速,到那时,就不能依赖别的地区来解危了。这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事。我的父亲陆逊以前在西部曾上书说:‘西陵是国家的西门,虽说容易防守,但同时容易丢失。假如守不住,那就不只是失掉一个郡,就连荆州都会失去。如果西陵有战事,就要竭尽国力去争夺。’我曾经请求在西陵驻守三万精兵,但是主管的官员按照常规不肯派兵。自从步阐事件以后,我方兵力进一步在减少。现在我统治方圆千里的地方,对外抵御强敌,对内又安抚各族蛮夷,上上下下只有几万人,加上久已疲惫,很难应付突发事变。我认为诸王年幼,不要给他们配备兵马(指孙皓给各位亲王配三千士兵),使要紧的事务受到损害。另外,陛下开始招募黄门太监,使士兵和百姓都借机躲避兵役,而逃亡的罪犯也都进入黄门。我请求专门下诏,对黄门太监的真假进行验身,凡是查出来是假太监,把他们补充到经常与敌人冲突的地方,使我的军队满员到八万,同时陛下也要节省,停止众多的杂务,集中力量建设国防,也许可以避免忧患。否则,非常让人担心。我死后,请陛下特别留意西方边境。”随着陆抗的去世,孙皓让陆抗的儿子陆晏、陆景、陆玄、陆机(261—303年十月,字士衡,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抗第四子)、陆云(262—303年十月,字士龙,西晋官员,陆抗第五子)分别统领陆抗的士兵。陆机、陆云都善于写文章,名声为当世所推崇。
当初,鄱阳郡太守周鲂(孙权时代曾假投降魏国)的儿子周处(236—297,字子隐。今江苏省无锡宜兴市人)力气超过常人,他不拘小节,乡里的百姓都认为他是一害。周处曾经问乡里的老人:“如今四时谐调,又是丰收年,而人们却发愁,这是为什么?”老人叹息说:“三害没有除掉,哪会有快乐!”周处说:“三害是什么?”老人说:“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蛟龙,再加上你就是三害了。”周处道歉说:“如果所忧的只限于这三害,那我就能把它除掉。”于是,周处进山射死了老虎,跳到水里杀了蛟龙,然后跟随陆机、陆云专心读书,磨陈操守与品德。过了一年,州郡争相征召他当官。
274年八月十九日,晋武帝在父亲的峻阳陵合葬了母亲元皇后。
晋武帝和群臣脱下了丧服,博士陈逵认为:“现在所实行的是汉文帝制定的丧礼,太子司马衷没有管理国家大事,应当穿丧服守孝三年。”尚书杜预认为:“古代天子、诸侯守丧三年,开始同样穿齐衰和斩衰的丧服,等到葬礼结束就脱下,守丧期间在心中悼念三年。所以周公不说高宗服丧三年而只说天子居丧,这就是心中悼念三年制。叔向不讥讽景王脱掉丧服却讥讽他饮宴娱乐过早,很明显是说葬礼结束就应当脱下丧服,但是景王过早地宴乐,就是违背服心丧的礼仪。君主对于丧礼,保存在自己的心里,礼并非就是瑞玉缣帛,丧礼难道就是衰麻之类的丧服吗?太子外出就会跟随君王出征,守在国都是在君王外出时处理国政,不能说没有管理国家大事,所以太子应当哭别之后脱下丧服,心里居丧三年。”晋武帝同意了。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评论说:圆规和曲尺的作用是画出圆形和方形,然而平庸的工匠没有圆规和曲尺就不知如何画出这两样图形来;丧服的作用是为了表达悲哀的心情,然而平庸的人没有穿丧服,就不能尽力表达悲伤的心。《诗经·素冠》正是这样的诗。杜预巧妙地假托《诗经》《易传》以附会人情,倒是很有说服力,但是我却认为,不如陈逵的话质朴、简要,而且厚重诚实。
274年九月初四,晋武帝任命大将军陈骞为太尉。
杜预认为黄河上的孟津渡口(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凶险,请求在富平津渡口(位于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西南)建造一座黄河大桥。有人议论说:“殷、周时期的都城,都建在黄河岸边,但是经历了圣贤时代而没有造桥,必定是不适应建桥的缘故。”但是,杜预仍然坚持要建桥。等到大桥建起,晋武帝和百官聚会,他举起酒杯对杜预敬酒说:“如果不是你,这座黄河大桥就建不起来。”杜预谦虚地说:“如果不是陛下圣明,我也没有机会施展我的才华。”
274年这一年,邵陵厉公曹芳去世。二十年前(254年九月十九日),曹芳被废,后来被迁到了金墉城,太宰府里中郎范粲穿着白衣为他送行,哀伤之情使身边的人都感动。从此以后,范粲就称病不出,装疯不说话。他睡在自己的车上,脚不踩地。子孙如果有婚姻或当官的大事,家人总是悄悄地与他商量,他如果表示同意,脸色就没有变化,如果不同意,睡卧就不安稳,他的妻儿因此知道他的想法。他的儿子范乔等三人,一起抛弃了学业,断绝人间一切事情在家里侍候他,从来不走出他居住的地方。到晋武帝即位,下诏让范粲享有二千石俸禄养老,还赠送了一百匹缣帛。范乔以父亲病重为由,推辞不敢接受。范粲共有三十六年没说话,在他八十四岁时,死在车上。
吴国连续三年发生大瘟疫。
综上所述,吴国随着陆抗的逝世,加上孙皓的凶残,进一步走向覆灭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