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电:
家庭不幸
父亲突然遭遇车祸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年的夏天,2002年7月11日,父亲载着一车空调设备到合肥附近的高速公路时,突然三车追尾……”张俊青回忆,父亲离开时才45岁,父母感情很好,此事对母亲刺激很大。
“儿子的命运那一年被彻底改变了。”一直不愿回忆往事的母亲马连君谈到儿子,才愿面对记者。
马连君说,她和丈夫同在烟台工程机械厂上班,自己是刨床工,丈夫是厂运输队司机。他们很疼爱1983年出生的独子张俊青,让他自小就学琴棋书画。初一时,张俊青获“中日韩三国少儿美术大赛铜奖”,“这时,我们才真正觉得他在美术上可能有发展前景,便将他送往上海、杭州学习。”
1998年,还在烟台三中读初三的张俊青考上了位于杭州的四年制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欣喜之余,每年1.3万元的学费,外加不菲的生活费,让月收入只有千元的张家捉襟见肘。
为支持儿子学业,夫妻俩辞职,2002年还把58平米的房子做抵押从银行贷款20万元,买了一辆大货车跑货运。
日子似乎开始好起来了,没想到仅过了半年,灾难便降临了……
这一年离张俊青高考还差一年,他从附中还没有毕业。
“爸爸去世,除了银行的20万贷款,还有借亲戚朋友的几万元,当时连骨灰都没钱弄回烟台。”张俊青说:“房子被人封了,讨债的踏破了门槛,我和母亲租住进了只有10平米的小棚,一夜间让我懂得太多了。”
债务压身
母子异地打工求学
为相互照顾,张俊青带着母亲回到杭州的美院附中,妈妈打小工,他白天学习晚上做搬运,勉强维持生活。虽然校方减免了部分学费,但20多万元的债务,加上高昂的学费,张俊青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退学,打工还债。
“当时听到这个决定,我很绝望,说还不如一起死了算了。”马连君叹息着。但儿子反过来劝她,说赚了钱照样能读书。
那天,张俊青和母亲静悄悄地离开了美院。因为爱面子,他一直没把家庭详情特别是父亲去世的事情告诉学校,他只是在心里对自己说:“现在走了,将来还会回来的!”
这时,已是2002年底,离高考只有半年,校方已承诺毕业后将成绩优异的张俊青保送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因为是退学,学校只能发结业证。”张俊青苦笑着说,当初这样做实在是迫不得已,“我自己都感到可惜,当年我的美术作品还被入选进《美术高考速成系列》等11本教材或考试指导书。”
弃学“央美”
打工5年还债20万
2003年初,张俊青凭着过硬的美术素养,回烟台开了家美术高考培训班“尚美苑”,“这个名字用的是谐音,希望自己将来能上美院,也希望经我培训的学生都能考上美院。”提起这个辛酸的名字,张俊青再度无语,没想到自己的上美院梦想会是那样曲折。
因为租金太贵,张俊青将“尚美苑”安置在一间毛胚房里,100个平方,月租400元,自己既当老师又当炊事员,妈妈上街发传单,经过半月努力终于招到6名学生。
6名学生全部考上大学,张俊青一下子在艺考生中声名鹊起,招生困局打开,高峰时招到了30人,每人收费几千元不等。
看着自己培养的学生一个个走进了大学,张俊青心痛着自己的大学梦,“不管什么时候,我从未放弃上大学的梦,我不想一辈子就是张小学文凭。”张俊青解释,在烟台三中没上完初中就考进了美院附中,结果附中也没读完,所以初中毕业证和高中毕业证都没有。
半年后的2004年7月,因为能一步步还钱,房子还了回来,债务人不再逼债了,马连君决定卖房供儿读书,21岁的张俊青首次参加高考。
他将目标锁定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功底深厚的他果然被两院同时录取,张俊青最终选择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5年制,第一年学费2万多元,剩余4学年费每年1万多。
“当时缴了500元报名费,就没钱了。”张俊青说,房子没卖成,那时还没流行助学贷款,“我只能又放弃,没有选择。”张俊青说这次放弃他没有伤心,“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重新站起来,赚到钱才能去上学,不能指望别人。”
母亲马连君却很痛苦,只是不住地叹息,不住地说“这个孩子如果托生在有钱人家多好,就不会辍学了。”
张俊青再度回到了“尚美苑”,经营他的“上美院”梦。
2007年,张俊青基本还清了父亲留下的20多万元债务。“那一刻,我妈妈都哭了,我也终于可以上大学了。”
“2004年考中央美术学院他是前几名,结果放弃,很可惜。”受访时,山东烟台市招生办主任梁大鹏依然能清晰回忆张俊青两次高考的情况,“在烟台这样的学生就只有张俊青了。”
再度高考
被11所高校预录
2007年,张俊青一口气报了11所艺术院校,包括“中国八大美院”中的5所,专业考试全通过。其中,中央民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专业成绩分数均是全国第一名,其他院校的考试分数大部分进入了全国前10名。
“两次高考,中国八大美院我考上了7所。”如今已上大学的张俊青将这些考试成绩和各校的录取通知藏在烟台家中,为防万一还将其扫描下来,带在身边,“这些都记录了自己的读书历程,将来可以用它鼓励下一代。”
创办公司
帮扶同学赡养母亲
走进中国地质大学,张俊青立即在学校找到一份勤工俭学岗位———扫操场,每天8块钱,干了半年,“我想把妈妈接过来,所以天天扫,不扫就没钱,但还是连自己的生活费都很难筹集。”
2008年春,凭借墙面手绘技术赚了1万元,一拿到钱,他便将母亲从烟台接了过来,在学校地大附近租了间房给母亲住,还给母亲买了不少衣服和一台32英寸的液晶彩电。
当年12月,看准手绘市场,张俊青注册成立了武汉海伦墙面手绘公司,汇聚了中南民大、湖北美术学院等校的30多名贫困学生。现在他把赚的钱都交给了妈妈,再加上自己获得的珠宝人才奖学金、国家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完全可以满足每年万元的学费和两人的生活费。
“不过妈妈不习惯这样的生活,还是偶尔跑回老家找些零工做。去年底妈妈回烟台后说再不来武汉了,我跑过去发现妈妈在帮一家公司扫厕所,我把她强行拉来武汉了。当年我上美院附中时,是妈妈卖了戒指才凑齐了我的学费,现在爸爸不在了,我不想我妈再受苦干活了,我赚钱养着她。”
(文章来源:烟台水母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