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景科技“升维”

(2022-06-11 08:23:16)
标签:

财经

分类: 原创评论

“降维打击”一词,是刘慈欣在科幻小说《三体》中创造的。后来被应用到产业经济,就用来形容拥有高端技术的群体直接进入低端技术群体的领域,对后者形成碾压式的打击。

“降维打击”,在当前新能源产业很少用到,但不代表未来不用。因为当前的新能源企业,无论是上游生产,还是下游应用,还都处在同一个产业维度,企业间竞争只有“同维打击”,没有“降维打击”。但是伴随着新能源产业技术和认知的进步,新能源企业一定会发展成为不同产业维度的企业,出现“降维打击”。

光伏风电新能源的未来,是建立在智慧能源平台上最主要的未来能源,将最大比例地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在这一大背景下,率先拥有智慧电网技术的企业对传统技术电网企业将会有“降维打击”,率先拥有智能生产技术的企业对传统生产技术企业将会有“降维打击”,“智慧能源”系统企业对能源生产企业应该也会有“降维打击”。

因为技术在不断进步,带来认知在不断进步,带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进步,例如对于支持未来新能源的电网平台,有称“智能电网”的,也有称“智慧能源网”的,国家则定义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虽然概念不统一,但是认知方向却是统一的,更不妨碍一些既有认知又有能力的新能源企业,朝着这一认知方向,通过快速技术进步率先“升维”。当这些企业“升维”成功,再与别的企业竞争时,就具有了“降维打击”的能力。只是新能源产业发展20年了,有“升维”认知的企业很多,能“升维”的企业太少。

长时间的观察,老红以为远景科技将是一个“升维”成功的新能源企业。它已经从最早的风电设备加工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社会认可的、能够提供“智慧能源”系统软件及硬件的新能源企业。

老红是光伏产业傍观者,对风电的关注有限,但是风电设备加工企业的远景科技,却从很早就引起了老红的持续关注,因为面对同样的事情,它总是别人不一样。

远景科技从进入新能源产业的第一天开始,思维和定位就和其他企业不一样。同样是风机加工,其他企业注重的是规模,远景科技注重的是智能,其他企业追求风机技术进步和尺寸大小,远景科技甫一成立就不同凡响地确立了“以软件定义风机”的思维。在“技术”、“融资”、“产能”用词最多的光伏风电加工产业,有记者发现,作为加工企业老板的张雷,在介绍远景科技时,最多用的词却是“智能”、“软件”、“系统”。

让老红开始密切关注远景科技的是它做储能,不是因为它收购AESC电池业务这个极具影响力的事件,而是因为它开发储能市场的独特思维。我国的新型储能业务经过多年努力,到2021年末才只做到了5GW的规模,只占我国全部储能规模的11%,发展慢的原因是一直找不到盈利模式,早期涉水新型储能的企业,不是高喊“不赚钱”,就是呼吁“国家补贴”。可远景科技不是这样,给老红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一时期张雷不断强调:“储能的本质是交易,会交易的储能才会代表未来”。这话让老红琢磨了很久,它的意思应该是:我不是做储能的,“储能的价值很难发掘。‘只能做应对强配的简单的硬件盒子’”。我也不是卖储能的,我只是帮助发电商为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做成智能化、懂得交易策略的解决方案,使电源更加匹配电网需求。储能只是“智慧能源”的一个硬件设备,当“智慧能源”能够交易的时候,储能就有了交易的价值,而且,最优的充放电策略才有最优的收益。

大部分新能源企业的技术能力一直作用在“产品”,而远景科技的技术能力一直作用在“系统”。看到有文章说:“技术能力是远景崛起的重要原因”,对此,老红不能简单认同。当前的新能源企业谁不重视技术能力?谁的技术能力又差到哪儿去?差别是回看过去20年的新能源企业发展过程,绝大部分企业的技术能力,始终作用在不断提高一代又一代的产品竞争力,而远景科技的技术能力,更多作用在一步一步地构造“智慧能源”系统。通过十多年的发展,技术能力帮助远景科技先后实现了:率先推出低风速风机进入风电加工业,打造伽利略系统提供智慧风机,收购AESC形成动力和储能电池能力,打造EnOS智能物联操作平台实现“智慧能源”能力,打造“远景方舟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零碳解决方案。“早在十年前,远景就开始做物联网及商业操作系统相关的研发,那时远景就为自己生产的风机、管理的风场安装了大量数字传感器,远远高于业界平均水平,基于设备数字孪生技术,统一连接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到目前,远景科技已经成为可以提供可再生能源发电、智慧储能、智能物联软件、碳管理系统、零碳产业园等在内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是太多新能源企业一直想做,但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

对于“智慧能源”的认知和实践,远景科技已经远超其他新能源企业。当前对于“智慧能源”,一些新能源企业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一些企业还只是一个努力的方向,老红甚至注意到一家光伏加工企业,数年前曾为“智慧能源”方向投入了不小的力量,可最终无果而终只好重回加工。而“智慧能源”对于远景科技,在认知上是具象的:智能物联网做的就是能够让每一个中央空调,甚至让每一个数据中心,变成一个智能的电力交易体”、“未来的能源科技公司定位应该是一个能源风险的管理公司,它的价值创造就是消除或减少用户的风险。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更好地预测生产端能生产多少光伏和风电,通过储能等手段,更科学地匹配和控制用户需求”;在实践上是有成果的,这个成果就是不久前成功地打造了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零碳产业园包括新型电力系统、基于国际标准的零碳数字操作系统和绿色新工业集群三大支柱。在清洁供电方面,通过智能物联网源荷互动控制系统和基于绿氢的能源岛,园区80%能源由本地的风电、光伏直供,20%与电网交易,实现 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入园企业电价低于自治区工商业标准电价”。不久前,欧洲通过了碳关税草案,定于2025年开始征收,届时出口欧洲的商品将会产生高额的补碳差价成本,而在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生产的商品,就将产生独特的竞争力。

远景科技的“智慧能源”成果已经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国际能源巨头选择远景作为技术伙伴,加速自身的绿色化与数字化转型:道达尔集团、壳牌、法国电力公司、日本最大光伏资产管理公司欧力士、英国能源巨头SSE、加拿大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Algonquin等正通过远景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管理运维其在全球各地的新能源资产”,“En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已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最大的物联网平台, 通过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目前该系统连接和管理着全球超过400GW的新能源资产,这一量级已经达到了全球新能源装机总量的20%以上”。更重要的是,远景科技在建立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的同时,也建立了“智慧能源”基础之上的零碳产业园标准。“远景科技集团联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际知名认证机构必维集团发布了全球首个‘国际零碳产业园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与SBTi科学碳目标的要求一致”。基于此标准,远景科技宣布将携手合作伙伴在全球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因为这些成绩,2021年,远景科技荣登《财富》杂志“改变世界的50家企业”榜单并名列第二。远景科技的案例已经进入哈佛商学院MBA“全球气候变化”的课程。

当前在光伏风电、储能和电网这几个“智慧能源”体系的细分市场,新能源企业大致分为做产品硬件的和做系统软件的,也有不多的企业在一个细分市场既做硬件也做软件。远景科技已经变得和其他新能源企业完全不同了,不仅在每个细分市场都做,而且硬件、软件都做,并且做得都很成功。这时人们才发现,远景科技和其他新能源企业好像已经不在同一个产业维度上了,它已经“升维”了。

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进入到了第二阶段,新能源产品的产能和成本竞争力问题已经不是问题,最大规模地实现风光发电的经济、安全、低碳并网的“智慧能源”问题才是问题。在第二阶段,新能源企业间的差距将不同于第一阶段,它已经不是距离的差距,而是维度的差距。企业间的竞争,将会出现“降维打击”现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降维打击》

《储能行业研究报告:储能迎来发展大潮》

《远景能源:智慧储能,在交易中实现真正的价值》

《万亿市场加速开启 储能厂商未来比拼什么?》

《远景CEO张雷:什么是能源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远景宣布未来十年将建百座零碳产业园》

《千亿级零碳产业园的大管家是谁?》

2023年风电、储能度电成本双双降至1毛钱,远景凭什么?》

《全国人大代表张雷:未来十年远景将在全球建100个零碳产业园,每年减碳10亿吨》

 

红炜

2021.10.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