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光伏股票当前没到挣大钱的时候
(2021-08-07 08:56:46)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原创评论 |
买股票是为了挣钱,挣大钱,买对光伏股票,去年一定挣钱,长期一定挣钱,但是当前也许没到挣大钱的时候,这是因为当前的光伏企业没到挣大钱的时候。
当前的光伏企业到了谁比谁能更长时间不挣钱的时候。
光伏企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因为持续出现的增量市场,使得光伏产业旧有的资本格局尚未来得及优化,新进的资本就已经在快速增加,优秀的光伏企业,为了追求合理的资本格局和未来赚大钱,当前只好制定不追求挣更多的钱而追求谁能更长时间不挣钱、不追求活得好而追求活得长的策略,以应对未来前景无限但当前十分尴尬的局面。目的十分明确:等着把那些不那么优秀企业挤出市场。
旧有的资本格局尚未来得及优化。过去20年,中国光伏企业经历过这样几个挣钱阶段,2013年以前是挣国外补贴政策的钱,2013年以后是挣国内补贴政策的钱,2018年“531”以后是同时挣国内外补贴政策的钱,2021年补贴政策大规模取消,光伏企业开始挣纯市场的钱。光伏产业始终增量市场不断,给了各种资本足够的生存空间,造成光伏资本格局虽有强烈的优化需求,却难有优化的条件。其表现就是光伏产业20年,除了2017年前后无锡尚德、赛维LDK的破产重组,和今日的海润宣布破产,光伏企业再无重大调整。
新进的资本还在快速增加。特别是2019年底,国家“3060目标”的提出,在给光伏产业带来更大、更确定增量市场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新资本的进入。国有资本在不断创造终端市场空间的同时,还大举进入加工市场,既有动辄几GW的“风光储一体化”、“光伏农业”创新项目,又有多起类似水发集团收购“兴业太阳能”的事件;民间资本有的是跨界而来,有的是与原有光伏技术力量相结合,既有东方希望的数百亿资金投资硅料,又有IDG的入股高景硅片,还有高瓴资本158亿收购隆基的6%股权。2020年数千亿级的新增、新进资本,把光伏资本格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资本格局的扑朔迷离带来市场的扑朔迷离,在这个扑朔迷离的市场中,光伏企业的竞争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价格战开打,企业开撕。先是低价策略,组件和EPC价格一度低到让人不可思议,后是涨价策略,硅料价格涨得全产业链乱成一片;不久前的光伏产业,还少有的发生了爱旭公开点名通威操纵市场事件,直指硅料涨价原因。总之刚刚进入完全市场化竞争环境的光伏企业,不但把过去熟悉的产能扩张、价格大战手段发挥到极致,还开发出多种竞争手段。于是在这个市场中,企业想挣钱也难了。前两天,《天合光能交流纪要》说,今年“上半年净利润0.4元/W,甚至0.5元,其中0.30+是硅料,剩余硅片,电池和组件都没有利润”。《明年的隆基将何去何从》则说,“对于隆基明年利润有所担忧”。
增量市场和增量资本的相互刺激和相互作用,使得过去20年的光伏产业,始终处于浙商证券说的:“大幅扩产——产能过剩——降本增效、科技创新——度电成本下降——需求爆发——大幅扩产——产能过剩——降本增效、科技创新——度电成本下降——需求爆发……”的行业常态。当前的光伏产业,因为增量市场还在不断出现,新进资本就会不断出现,资本格局就不会快速优化,企业就难以快速挣大钱。因为光伏企业难以挣大钱,因为光伏产业还没到“宁德时代”那样的垄断时代,所以买光伏股票的人理论上就难以挣大钱,除非碰巧买到代表迭代技术的企业。
参考资料:
《天合光能交流纪要2021.07.21》
《多晶硅涨至230元/kg+创9年来记录,东方希望狂砸300亿加码》
《158亿杀入 VS 188亿套现!隆基买卖背后张磊、李春安的光伏大棋局》
《光伏十巨头豪赌一体化》
《浙商证券:上机数控大硅片+颗粒硅,光伏未来布局领先者,维持“买入”评级》
红炜
202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