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儿别老吓唬光伏产业
(2021-06-19 07:56:55)
标签:
财经 |
分类: 原创评论 |
一段时间来,光伏产业热闹非凡,技术路线之争,材料涨价之危。对于当前光伏硅料价格的暴涨,一些好心人也来凑热闹:什么“说好的平价上网呢”,什么“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把光伏产业吓得够呛。
光伏产业的十几年,经历过太多次的风雨,这次不过是在新的产业背景下,开始新的表现形式而已,表现的有点疯狂但是很自然。放心,光伏产业哪儿也回不去,平价上网一定是说好了的。相反,如果没有这场风雨,资本还看不出哪些企业不够优秀。
什么是新的产业背景?2021年之前的光伏是有补贴的非完全市场化产业,之后的是没有补贴的完全市场化产业,之前的产品价格变化是伴随补贴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政策是努力讲道理的,之后的产品价格变化是伴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市场是没时间讲道理的,所以显得很疯狂。
本轮硅料价格的变化,就是伴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源自两个背景:一个是当前全社会大宗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一个是光伏产业链的结构性失衡。这个结构性失衡,去年集中表现在光伏玻璃,今年集中表现在光伏硅料。本来今年国产和进口的硅料,足以满足今年全球光伏电站建设的组件需求,可是因为硅片环节利润率偏高,于是去年就有大量的新增产能打破了平衡,是硅片需求的爆增,带来硅料价格的爆涨。有人说通威当前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让硅料价格上涨,救活了竞争对手的协鑫。这个真不是通威的“初心”,都是资本惹的祸。
资本的力量超乎想象,资本发现机会的能力更是超乎想象。就说引发光伏产业链两轮价格暴涨的玻璃和硅片吧,许多光伏人也许还没有注意到,但是资本已经注意到,光伏产业链每一个环节的龙头企业数量都在5家以上,唯有光伏玻璃和硅片两个环节,是两个龙头企业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高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市场份额,一定会带来高于其他环节的利润率,高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利润率,一定会带来资本的关注。就像去年以来在硅片环节,资本关注后的选择结果就是,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高景太阳能、江苏美科、三一集团一干企业的涌入,并且订单不断、效益也不错,看上去资本的选择正确。但它带来的结果就是,硅片需求大幅增加了,硅料供给不足了,价格成倍上涨,压缩全产业链利润,造成组件部分停产、电站部分停工的遗憾局面。
面对这个遗憾的局面,许多好心人希望通过呐喊而改变,老红不想看到遗憾,但是更相信市场的规律难以改变。
市场有市场的运行轨迹,不是几声良心的呐喊就能改变的。2008年、2011年、2018年,光伏产业都曾经历过严重的供求失衡,不少好心人也是痛心疾首、泣血呐喊,但是无改市场轨迹。现在回头看,中国光伏产业就是在这些遗憾中,按照它自己的轨迹、难以改变的成为了世界第一。就像前两天“黑鹰光伏”画的“2001-2020TOP光伏企业总净利润走势图”,除了2012年,企业的总利润始终是稳步上升的,所有遗憾带来的结果从来不让光伏人失望。老红相信今年的全球光伏电站安装量,也一定比悲观者设想的要乐观。
光伏产业越疯狂,说明产业越市场化,说明资本越看好这个产业。就像2020年的国内光伏上市企业市值,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从不到一万亿快速冲至将近三万亿。当前的光伏产业再次面临结构性调整,但历史的看,每次调整都变成了资本难得的机会。对此,不要说资本看到了,就连搞技术的杨德仁院士也都看到了,前两天当他被问到:“杨老师,现在硅材料涨价涨得这么厉害,你是怎么看?我就说说明我们光伏产业发展的前景很好,我们还有那么多利润可以被压缩,我们还有那么多人能在这行业赚那么多钱,说明这行业大有作为。”
平平淡淡的产业是成不了大事儿的产业,热热闹闹的产业才是能成大事儿的产业。就像互联网经济兴起的30年,产业起起落落,企业生生死死,“事儿最大”时的2000年,互联网产业泡沫破灭、互联网企业血流成河,但它的结果却是,推动人类快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光伏产业是要引领人类进入低碳时代的,所以产业的发展也一定是大起大落的,产业人也应该是“不怕事儿大”的。
此轮硅料价格的暴涨,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首先是因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市场需求常常是不确定的,光伏产业的发展,市场需求基本是确定的。全球减排和中国“3060目标”决定的光伏巨大而稳定的需求,决定了市场不会坏到哪儿去,更不会回到哪儿去。其次是因为,本来硅料的供应是足够的,正在快速增长的供给更是足够的,足以平抑硅料需求的虚火过旺,加上产业链下游需求信息的反馈,当前已有分析说:硅料价格已经达到高点,价格回归就在明年。就像不久前的光伏玻璃价格,疯狂地涨了一倍,仅用半年时间就被打回原形。今后这样的事情,会经常发生,因为光伏是理想,光伏产业是市场。
为了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进入完全市场化竞争,光伏人努力了20多年,现在“市场”来了,光伏人也一定不是“叶公”。
参考资料:
《百亿资本涌入,巨头纷纷进军光伏》
《杨德仁院士:硅料涨价是阶段性的,影响硅片尺寸的主要因素是成本》
《光伏二十年净利润TOP20:哪些企业最能赚钱?》
《光伏总市值为何暴跌3000亿?》
红炜
20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