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豫时孙摩”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教育、教学原则。
“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否则,待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去纠正,则“扞格而不胜”,遭遇抵触而难有成效。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掌握好学生的心理。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或心理偏向,要及时地、准确地引导、纠正。
“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处理上,有时教师会及时给于学生解答,有时教师会先设置悬念,在最佳课堂教学时机中进行解答或让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自己揭开疑问的谜团。
“孙”是指循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杂施而不孙”,学生将苦不堪言,教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学要循序渐进,要有逻辑性、条理性,严谨性。教学内容往往是从易至难,从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入。
“摩”指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在教学、教育中,不能坐井观天,要从外界多多吸收、多多领悟、多多辨别,取长补短。当然,在这过程中要符合教学、教育实际,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教师自身的实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