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名人菜谱(苏曼殊):曼殊八宝饭 依韵唱和友人(外二首)

标签:
孤山鹤亭西湖湿地杨员外苏曼殊八宝饭七绝 |
分类: 杭州味道 |
七绝·名人菜谱(苏曼殊):曼殊八宝饭 依韵唱和友人(外二首)
芒鞋踏遍六条桥,破钵何求八宝娇?
昼伏似忘箫八尺,夜行却闻大江潮。
再复杨员外
莫道销魂樱花桥,几人识得尺八箫?
春雨楼上望空濛,迷眼袈裟云水飘。
难舍芳邻苏小小,桥头月下柳折腰。
行云流水鲛绡泪,孤山坡葬情僧谣。
2013.6.2.下午即兴
附录:西湖湿地杨员外 原玉
板栗彩糖调八宝,红叶樱花锁春娇。
芒鞋破砵无情泪,箫声呜咽荡江涛。
和孤山
夜行却闻大江潮,一领袈裟尺八箫。
红叶索诗题未就,莫道销魂樱花桥。
云水绕似袈裟飘,春雨楼头柳丝条。
红尘万般过眼雾,难舍芳邻苏小小。
附注: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1903年苏曼殊留学日本,曾在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成城学校等处就读,并利用假期到泰国、斯里兰卡等国游历,在日本期间,参加过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组织革命团体青年会和拒俄义勇队,倾向于民主革命。学成后回国,任上海《国民日报》的翻译,不久即于惠州出家为僧。1907年赴日组织亚洲和亲会,公然反抗帝国主义,后与鲁迅等人合办杂志《新生》,但未成功,此后远赴爪哇。辛亥革命后归国,对现实悲观失望。
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在上海病逝,年仅34岁,葬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