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树一起玩

标签:
孤山鹤亭老树画画好玩儿丰子恺休闲 |
分类: 诗画唱和 |
在微博认识老树,时间不长,也就是几个月之前。
他能诗会画,画有趣,诗有味,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时不时被他的诗画触动,即兴涂抹几句,居然已有四十多首了。
看老树的作品,首先让我想到一位智者――我十分敬佩的文学前辈丰子恺先生。我以为,老树的诗画,有意无意地走着丰先生的路子。线条简洁,构图朴实,这是丰笔之形。情趣盎然,雅俗共赏,这是丰笔之韵。小中见大,意味深长,这是丰笔之神。
当然,也不尽相同。老树的心态似乎还不如丰先生恬静、淡然,故而老树的笔触和构图稍逊细腻、精致。不过老树“好玩儿”的玩性很强,所以,无论诗画,尤显潇洒,信手拈来,随心挥洒,嬉笑怒骂,空间顿时开阔,人生百态、万千思绪,乃至一花一叶皆可入诗入画,而且,也许是性格所致,老树的豪爽、幽默,甚至有点嬉皮的玩世不恭,反倒给他的诗画增添了许多灵动的情趣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清高孤傲,特立独行,爱看不看,爱理不理,有感而发,或冷眼,或俯首,自我感觉良好。在我眼里,老树就是这样的一个主。我非常欣赏他的这种心态,艺术和生活应该有个性化。他把自己的画展主题命名为“好玩”,几分自谦,几分调侃,让人莞尔,让人轻松。
最值得一提的是,老树的诗画,黑白之间,疏疏密密,看似一目了然,明白如话,其中却往往蕴含着一些切肤之痛的生活感受和曾经沧海的人生哲理,每每似星星点点的火花、隐隐约约的钟声,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心灵柔软处轻轻一击,引出一片回应。读他的诗画,会有一种休闲式的愉悦,也会油然而生一些感悟和联想,诚如我所理解的他的“玩”:“好玩不好玩,谁说都不算。眼睛亮一亮,心儿酸一酸。嘴巴搁一边,这才算玩完。”
他画人生:“想想人之一生,也就两件事情:眼前两碗饭菜,心中一只飞鸿。”
何其简单明了,却又无比鲜明生动。我延伸自己的感悟:“曾经风花雪月,尝遍苦辣酸甜。莫如一壶清茶,树下共话桑田。”
他画与人的交往:“偶逢少年谈吃酒,常邀老僧论烹茶。人世诸般都历得,见面不知说些啥。”幽默感跃然纸上。我与之呼应:“莫随政客喝混酒,不和商人饮凉茶。宁与红颜对闲诗,还能说上几句话。”
老树对生命的价值观自有主张:“一世有限生涯,不可张扬自夸。默默做些事情,时常梦见桃花。”朴实而不失浪漫,我深为赞赏:“漫道人生天涯,行到何处为佳?境界其实简单,小屋流水桃花。”小诗小画也能反映大主题,老树做到了。
老树也善于表现生活情调:“朋友相见,吃杯清茶。吹吹小风,看看云霞。看完拉倒,各自回家。”何等潇洒、豁达,艺术作品的简逸和空灵,与人生态度若能相融统一,该是何等幸事!“老树诗画,几笔寥寥。多些情趣,少点无聊。千里会心,各自一笑。”这便是老树画画的诱人之处!
老树画画的笔触,往往从细处着眼,于大处落墨,善于运用传统国画的留白手法,画面多显清空,干净利落,营造出给人以联想的空间效果,不乏精彩之作。
老树对生活的追求和感悟,渐趋淡泊:“秋意渐渐近,小风有点凉。呆坐大树下,意态颇安详。你说什么事,值得成天忙?云彩任意去,叶子随便黄。”借云彩、叶子感慨人生之短促,在安详中提出并不消极的质疑。
他对知己的定位和期待是深刻的:“知己在何处,但往心中寻。一卷手边书,几块天上云。”我很认同,并给以我心中的标准:“东篱居知己,钓台影可寻。一壶忘情水,曾经沧海云。”
有时候,老树对人生的叩问,几乎已经有了些禅机的意味:“风朝哪里吹?云向何处飘?红尘乱纷纷,黄叶落萧萧。”我的思绪也被他引向空灵:“风从吹处吹,云向飘处飘。性情若安顿,高台看萧萧!”
然而,当下生存环境的诱惑和浮躁,并不能让老树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的宁静,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也会令他纠结:“人世忒不清静,名利惹人心烦。何时收拾行李,独自遁入秋山。”
他也会发发牢骚,甚至直接开骂:“吃茶就吃茶,文化算个鸟?人生多平仄,何必入诗草。” “狗屁江湖混什么,何必人人识得君。”“脚下的地在走,身边的水在流。告诉你件事,名利算个毬?”最后,他无奈地自我释怀:“诗画都是逃避,何必有根有据?活着本来就难,才向梦中走去。
仿佛是自问自答的一部弦乐四重奏,老树画画,恰恰也真实地给自己勾画了一幅性情肖像。这或许就是老树为什么喜欢这样“好玩儿”的原因所在。
漫画,题句,还有什么艺术形式能更好地跟自己的生活体验尽兴地“玩”呢?惟其如此,老树才是可爱的。
顺便一提,我也听到有人议论,老树的画,那么简单,几岁小孩也能画得出来。说这些话的人,要么是根本不懂艺术,要么就是不了解老树的经历。确实,老树的有些画作,有时以文字为主,笔墨略为简单或有雷同,也少了些精妙构思,这大约是他以画为性情日记,随手即兴所致。据我所知,老树曾经写过正儿八经的文学小说,也经过正规美术学院的学习和熏陶,画过许多油画、水粉等大画,其题材,其风格,其画面之震撼,足以令人深思!不过,这是另一话题,就此打住。
面对这样一个老树,我该对他说些什么?“梦中也有天地,信步南北东西。追寻诗画境界,活出一个自己。”